對于世間而言,在帝國官場的權柄和影響力算是很重要的東西,可是更加重要的東西還有良田,若是沒有合理產出的良田,他們如何奢侈的活下去。
而現在的江南道比曾經的淮南道還要富庶,可以看出來皇帝陛下到底有多么重視江南道的那些問題。
現在的江南道,除開那些良田的稻谷之外,還有著靠近南海和東海的優勢的地理位置。
依照現在帝國的船隊建設,雖然沒辦法大規模的出海捕撈魚類,可是現在他們的這種江南道自發的生產模式,對于江南道的經濟有著極其可怕的促進作用。
整座江南道倒是有著幾座富庶繁華的城池,如曾經的宋國都城的金陵城,現在則是變成皇帝陛下親自題寫和更改的江南城。
還有北邊的那座錢塘城,是靠近帝國山南道的重要城池,大部分來自帝國內部的富商都是喜歡定居錢塘城。
這里是江南道和帝國內陸經濟貿易往來的重要城池,定居在這里非常適合貿易經商。
再是加上錢塘城有著獨特的風景,在整座江南道來說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同時這里的環境極其好,天氣適宜,不存在任何炎熱或者寒冷的極端天氣情況,非常適合居住。
隨著帝國對江南道的開發,以及帝國對江南道局面的穩定,來自帝國內陸或者大部分山南道和淮南道的富商都是喜歡定居錢塘城。
當然劍南道世家和隴西道世家,以及三河世家,他們在這些道州根深蒂固,不像是山南道和淮南道世家他們那般隨意,根基淺薄,自然沒辦法做到隨意更改。
其實恐怕他們照樣不愿意更改他們的住址,在他們看來,根基淺薄的江南道,遠遠沒有發展的必要。
他們這些世家乃是天然的政治世家,自千年前手里面就握著權柄,不可能去江南道那種商貿繁榮的地域。
倒不是瞧不上,只是他們有著各自的屬性,有些東西沒辦法融合進他們的骨子里,那自然就沒有必要刻意的強求,以免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除開江南城和錢塘城這兩座在帝國內部聞名世間的城池之外,還有著通州和衢州等大部分稍微顯得低層次的城池。
對這些城池而言,他們發展的繁茂程度或許不如江南城和錢塘城,可是在某些方面同樣是獨樹一幟的存在。
都有著其特定綿延的歷史文化底蘊,只是唯一有些共同的就是都是以商業出名,而沒有合適的特殊扎實的東西。
對帝國而言,商業到底還是有些不入流,雖然有著鼓勵以商業來發展現在帝國的貿易繁榮。
可是到底只是偏安一隅,過分商業化會導致帝國江南道沒有辦法守住,更是沒辦法和帝國接軌。
隨著之前皇帝陛下親自批示,現在的江南道有著特殊的種植要求,良田里面種植稻谷算是強制性的事情。
某些經商的富商他們需要繳納給帝國的稅賦較重,不過比以前的宋國還是要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