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的兩位主管同樣出自帝國南軍,只是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帝國南軍,在李立青的帳前倒是擔任過攻打江南道原宋國的戰爭。
只是項信出任帝國南軍元帥的時候,他們還不是帝國南軍里面的將軍,只是后來項信看中他們,把他們提拔到了帝國南軍的將軍。
再是到了后面幾年,于諶出任帝國江南道主管的時候,他們就是被項信給調遣到了江南道官署里面,開始擔任主管。
當然那是最開始的時候,后面他們則是陸續兼任官職,比如那位兼任江南郡太守的主管,最開始就是主管,沒有具體事務。
現在這些幾位主管都是被項信提拔起來的,現在他們離開軍隊都是有著十幾年的事情,現在想起來倒是有些匪夷所思的懷念。
兼任錢塘郡太守的錢主管剛剛說的那些話倒是讓他們有些傷感,以前他們在那場席卷世間的戰爭里面,可以說奮勇作戰。
如同錢主管這般連夜奔波到達江南城,那時候他們參加戰爭可以說沒日沒夜都是這樣,畢竟要防備著西方諸國聯軍的隨時得入侵。
好在雖然剛開始他們處于劣勢,可是后面的戰爭倒是打的非常明白,直接把西方諸國的聯軍打到落花流水,并且還完成開疆拓土的宏偉藍圖。
現在想起來,他們都是熱血澎湃于當年的那些事情,實在是讓他們不知道如此言說,只能想著想著不斷激動。
只是現在帝國的南軍元帥已然更迭,由最開始的項信變成柳如逝,當然柳如逝仍舊是他們敬重的帝國元帥。
畢竟昔年柳如逝以南郡太守的文臣身份,率領山南道守軍就敢直接打到西方諸國的地盤上面去,切斷西方諸國聯軍的后路,更是滅掉西方諸國的幾座小國,打到南周的邊境,最后還洗劫之后才回來。
單憑這些功勞,在軍隊這樣非常注重功績的地方,柳如逝自然而然成為所有人都尊重的人物。
何況現在項信出任帝國太尉,直接填補帝國五十年空缺的太尉寶座,若是來日項信卸任,要是誰最有資格出任帝國太尉,那毫無疑問的就是柳如逝。
畢竟柳如逝曾經擔任過如同帝國太尉相同職位的軍部尚書,雖然在職權的深重方面有些不如,可是其他方面卻是相差無幾。
尤其是職權范圍來看,軍部尚書和帝國太尉基本上完全相似,當然也怪不得,畢竟當年空缺帝國太尉,為了補充缺陷,才特意啟用軍部尚書的位置。
兩者有些相同之處實在是正常到了極點,有著無數功勞打底的柳如逝,在帝**方的威望始終都是很高,畢竟現在這些將軍大部分都是經歷過十幾年前的戰爭。
他們都是知曉當年柳如逝的神勇,典型的帝國儒將風范,一時間曾風靡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