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山神追憶道:“想當年,老夫陽壽未盡,曾在德宗朝,在軍中當校尉時,可比此刻舒服的多。”
世人多說神仙好,沒想到地仙也有羨慕凡人的例子。
不過楊山神這般說辭,李策之相信他只是隨口一說。
若是較真,受香火供奉,長存不滅,豈是人生逆旅不過數十年的凡人能比較的。
“小友也算是頗具文思之人,可存有考功名,離開此處,入京為官的打算?”
忽然,楊山神話鋒一轉,故作漫不經心的道。
“山神慧眼,在下已向府縣上交了名冊,本月中旬便會參加童生試考,若能中的秀才,自然是想入京科考的。”
李策之不敢隱瞞,如實的道。
自從被老爹開了靈慧的天賦,通了竅,已不似從前那般魯笨。
楊山神明擺著是摸清楚了他的底細,才會尋他飲酒的,若是刻意否認,反倒是不智之舉。
“恩,入京趕考,小友好志氣。”
楊山神輕捋著胡須,笑瞇瞇的道:“老夫,有一事相托,不知小友可否答應?”
果然!
他心頭微凜,繞了這許多彎子,終于開始切入正題了。
“山神盡管直言,倘若在下能辦到,必不會推脫,若是......。”
李策之故意沒有把話說全,但意思早已不言而喻。
若是太為難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大包大攬的,畢竟他只是一介凡俗農戶子弟,哪能幫得上山神的忙。
“放心,小友,老夫所托之事,對你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
楊山神臉上帶著淡笑,從懷中掏出一塊墨黑色的鐵牌:“勞煩,你替本神跑個腿。”
“入京趕考途中,經過明州云山郡的城隍廟,若是老城隍尚在,你便將此物送給他,若是不在.....”
楊山神微微遲疑:“若是不在了,便回來告訴我一聲。”
“山神為何不親自去見?”
李策之有些疑惑的問道。
“老夫,出不得這南山。”
他擺了擺手,微微嘆道。
聞言,李策之便順手將墨黑鐵牌接了過來。
這枚鐵牌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上面既沒有刻字,也沒有雕像,就如一塊尋常鐵皮。
雖說心中疑惑為何要他專程送這個,但李策之沒有問。
楊山神不說,想必是不便告知,問了反倒自討沒趣。
“可我一介凡夫俗子,到了城隍廟,豈能輕易喊得出城隍爺的?”
他將鐵牌收好,心中仍有疑惑。
“你持此鐵牌去了,他若還在,必然是會出來見你的。”
......
......
莫名的被山神所邀,吃了頓酒宴,還托了他一樁事,又親自將他送出了山神廟。
當李策之出來時,被夜風吹拂著面頰,醺醺醉意醒了不少,只感覺這際遇,說出去怕是都沒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