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過身,雙眼瞪得滾圓,頗有些憤憤:“深夜讀書,便是不想有人叨擾,你這人好生無禮,平白無故,擾人清靜。”
李策之張著嘴巴,有些震撼,完全沒注意聽他在說什么。
因為,這讀書人,赫然便是之前在酒桌上,被柴員外告知已溺水而死的王童生。
他沒死?
李策之心中升起這個念頭,很快被否定了。
柴員外沒理由騙他,老童生溺亡后,已被下葬,這南山村的人都知曉。
而且......瞧王童生這模樣,形如枯槁,不修邊幅,面色煞白,尋不到血色,儼然不像個活人。
是......鬼嗎?
出現這個念頭時,李策之倒不害怕。
一方面,他已見過鬼魅,甚至連那煞氣深重的艷鬼,也沒能把他怎么樣。
對于人而來,最可怕的不是鬼,是對于未知的恐懼。
見識過鬼魅之后,李策之對此陰鬼,并沒有那么大的畏懼了。
另一方面,這老童生除了在河畔讀書之外,舉止行為倒是正常,不像是個害人的鬼。
“怎么是你?”
當王童生瞧見李策之,微微一愣,很快便生出一分喜色:“李老弟,聽說你上次試考中了秀才,還是案首!”
“恭喜,恭喜吶。”
他連忙起身,沖李策之作揖行禮,又露出訕笑:“李老弟,書院一別,你高中案首,我卻又是名落孫山。”
“近些日子,我也在苦苦思量你勸誡我的那番話,現在想起來,倒是警世恒言吶。”
聽到王童生這般自省之話,李策之微怔。
這位偏執了這么多年的童生,倒是有些些許改變。
只可惜,這改變來的太遲了,太晚了。
“你是童生案首,想必有些考試心得,你可不要敝帚自珍,得好好指點指點在下。
我不會放棄試考,待到明年再考,若是能中了秀才,日后再考舉人,出仕為官,必然忘不了你這番恩情。”
他求人授學的時候,倒極能放得下身段。
可惜,人死不能復生,他已做了陰間鬼魂,還如何來當陽間官吏?
見到這一幕,李策之心中隱隱猜了出來。
這老童生,多半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仍鉚足了勁,打算下次童生試考,繼續舉債參加,一定要考出功名來。
眼下的情形,倒讓李策之想起父親曾說百鬼錄中一種鬼。
癡鬼,十二種民間常見鬼類之一。
癡鬼種類很多,有癡迷于情的癡情鬼,有癡迷于酒色財氣的吝嗇鬼、濫賭鬼、大煙鬼、風流鬼。
也有癡迷于琴棋書畫的高雅鬼。
之所以把它們統稱為癡鬼,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特征。
癡迷于一物,甚至忘記自己是已不是活人的事情。
念及此處,李策之越發覺得老童生有些可憐。
縱然死了,卻仍癡迷執念于科舉,希冀能改變人生。
可惜,天資不夠還不知努力,終是此生碌碌,窮困潦倒。
“王兄,你已作鬼,為何還要執念于此?”
他猶豫再三,還是點破了這個事實。
作鬼?
王童生面色有些惘然,似乎一時間沒聽懂李策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