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我想問問,我爹的往事,還有他離開李家,究竟是因為什么?”
李策之按捺不住心頭好奇,開口問道。
“三叔莫要折煞了侄兒,叫我長青便是,可莫要再叫家主了。
說起來,我這個家主也是因為三叔不在,才李代桃僵,當不得真。”
李長青擺了擺手,開口道:“我隴川府李家,乃是五大柱國世家之一,李氏家族的旁支一脈。
三叔祖,原是旁支中人,可后來,在主家站穩腳跟,還捎帶著我們隴川府李家,在柱國世家諸多旁支分族里,有了一席之地。”
他說著,似是在追憶:“當年三叔祖弱冠之年,便繼承了家主之位,原本,他是可以去主家發展的,可最后,為了隴川府李家,放棄了呆在柱國世家的機會。”
隴川府李家只是柱國世家諸多旁支分族的其中一脈,能有如此風光,也是背靠柱國世家才得來的。
似柱國世家這樣的龐然大物,旁支分族太多了,真正的柱國世家嫡系族人卻極少。
能獲柱國世家吸納,成為家族嫡系,對旁支分族的李家人來說,是天大殊榮。
但李朝歌當年放棄了,選擇留在隴川府李家帶領家族壯大,的確是頗了不起。
“三叔祖雖然年少,可極為聰慧,不過幾年時間,便辦成了許多大事,也讓我隴川府李家,真正進了柱國世家的核心層。
那時,得主家看重,是我們隴川府李家最風光的時刻,族人們個個鮮衣怒馬,遇上其他望族子弟也不退讓。”
說到這里,李長青嘆了一口氣:“只可惜好景不長,三叔祖執行柱國世家一項任務,卻搞砸了,柱國世家震怒,將隴川府李家徹底逐出家譜,甚至連姓氏,都險些被迫開革。
從此,家族便一落千丈,頹敗難起。”
聽到這些話,李策之暗暗咂舌,也算是知曉了一些辛秘。
原來,隴川府李家,竟和大離王朝五大柱國世家之一,龐然大物的李氏家族有關聯。
當年,自己父親繼承了家主之位,曾讓這旁支分族壯大了不少,怪不得李長青如此感恩戴德。
“那執行的到底是什么任務?怎么會引得李氏家族震怒?”
李策之繼續問道。
李長青只得苦笑的搖了搖頭:“此任務,涉及李氏家族絕密,我們旁支的人,哪里能知曉。
只怕除了你父親,無人知曉內情。
只知那一日過后,李氏家族震怒,將我們踢出族譜,三叔祖為了不牽連我們,便退出李家,從此音訊全無。”
聊起往事,他唏噓不已,望著李策之,鄭重道:“你是三叔祖的血脈,定要回到宗族的。
還有三叔母,還有其他叔姑,都得請回來。
三叔祖雖然死了,但絕不能流落在外,還望三叔能將牌位請回來,我們日夜供奉于李家祠堂。”
聽到這話,李策之開口道:“此事,我得和母親弟妹商量才能做決定。”
李長青竭力相邀,希望他們這一房能回歸家族,父親的意思也算認可。
但李策之還是不能輕易決斷,畢竟,還有母親弟妹,得一家人商量好,才能拍板。
喝茶閑聊著,李家大門被打開。
有一位身材矮瘦,身穿神武衛鎧甲的老者,領著一位中年男人,火急火燎的趕了回來。
“長青,三叔在何處?”
人未到,聲先至。
老者如雷爆喝,已是徹響整個李家宅邸。
“三叔莫要見怪,長空性子急,才會如此失禮。”
李長青面色微變,向李策之解釋著,連忙起身去迎自家弟弟來拜見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