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字輩的族人瞧見李策之進門,頓時喊了一聲。
一時間,李家諸多族人,竟齊齊向他道喜。
“三叔祖,您當真是文思如海,乃大才也。”
“恭喜三叔祖,在詩會技壓群雄。”
幾個族人向他道喜,讓李策之有些愕然,這消息怎么傳的這么快?
詩會結束沒多久,竟整個李家都知曉了。
“呦,三叔,您可回來了。”
李長青姍姍來遲,連忙上前行禮。
“怎么回事?”
李策之瞧著這陣仗,眉頭微蹙,低聲問道。
“您有所不知,先前參加詩會的隴川府家族子弟,回來后便大肆吹捧您的才名,將進酒一詩,已是傳遍了半個隴川府的鄉紳家族。”
李長青說著,臉上頗有些揚眉吐氣的神采:“沒多久,已有五六個當地家族,差人送上賀禮,恭喜我李家出了個才子。”
那些個家族,此前見李家被柱國世家開革出族譜,日薄西山,早就不來往了。
而今,這些個勢利眼,嗅到了李策之或許會崛起的契機,又趕忙差人送禮,想修好關系。
人情冷暖,可見一斑。
李家一日不如一日,已許久,沒被這些家族如此重視吹捧了。
一切,都要歸功于李策之啊。
他才是李家崛起的希望。
“三叔不愧是三叔祖的種。”
李長青笑道:“有三叔一脈回歸家族,我李家便有了希望!”
只要李策之能入朝為官,并在士林積攢下不少聲望,足以一人托舉整個李家,日后重新邁入望族行列,也不是不可能。
“說這些都太早了。”
李策之苦笑著擺了擺手,他知曉自己的斤兩,也不敢說這些八字都沒一撇的話。
“家族小輩們,以示感謝。”
李長青認真道:“李家這些年衰落,在其他家族抬不起頭來,已經憋屈了太久,大家心中都憋了一口氣。”
“如今三叔揚名,也算是給李家爭了回臉面,他們都想好好孝敬您老人家一番。”
“這就不必了,我明日就要科考,若喝多了酒,怕會壞了事。”
李策之有些驚訝,沒想到自己在詩會一番表現,竟對李家有如此影響。
“三叔說的是,那便等三叔科考結束,金榜題名時,我李家再擺宴席慶賀。”
李長青說著,又環顧四周,壓低聲音道:“三叔,還有一事我和長空商量過了。”
“這家主之位,本是三叔祖的,可惜三叔祖離開了家族,才由侄兒暫代。
如今您回來了,我想著,這家主之位,應當讓出來給您。”
對于這個決定,他思索了很久,是跟李長空,還有子女們共同商議做出來的。
“我來當家主?”
李策之一怔,他還從來沒想過這事。
他不管年紀資歷都不夠,眼下才剛認親歸宗,怎么就要托付家主重擔了?
“能者為尊,我這把老骨頭,年紀大了,您年紀雖輕,但前途無量。
日后李家還得靠您來幫扶。”
李長青很認真的道。
李朝歌一直是李長青最敬重的人,他擔任家族雖短,卻讓隴川府李家,有過輝煌的日子。
如今他雖然離世了,但留下了血脈,而且李策之還大有出息。
于情于理,他都想將家主的位置給李策之。
有李朝歌當年的聲望托著,加上李策之的才名,李家眾族人,無人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