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奪礦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策之之前就聽李長青提起過,可那時,他并未接任家主之位。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自然也懶得操心。
而今,這家族支出過大,他不由想起此事,想著有沒有機會,將那座鐵礦奪回來。
“吳家和我李家在隴川府是宿敵,早有恩怨。
當年,我李家未曾被柱國世家開革出族譜的時候,曾是一方望族,也在吳家面前耀武揚威過。”
李長青緩緩開口道:“吳家祖上同樣出過侯爵,自然也算是望族,只是那時,要比我李家聲勢遜色一分。”
“說起來都是些俗套的事情,當初那鐵礦脈本是李家和吳家共同發現了。
吳家勢弱,我們李家便強勢取了一萬兩白銀,交予吳家,讓吳家退出爭奪。”
李家那座礦脈,雖是小型鐵礦,但價值,自然遠遠超出這一萬兩白銀了。
可惜吳家當年不敢和李家撕破臉,便答應下來。
“這些年,我李家逐漸衰敗,他便撕毀了合約,強占了礦脈。”
聽到李長青的話,李策之吃驚道:“既然有合約,我們李家天然占理,便是告到府衙去,也不會輸呀。”
“有合約也沒用,家族之間奪食,看得是整體實力。
吳家聲勢正旺,聽說養了一大批江湖客看家護院。
在朝堂之上,吳家更有一位在任的五品御史,真搶起來,我李家是占不到便宜的。”
李長青搖了搖頭,又望著李策之,心中升起一些希冀:“不過,好在尋到了三叔一脈。”
“家主文運昌隆,日后必能做官。
荊棘叔武道修為不俗,也是我李家中流砥柱。
今日,他吳家猖狂,若再過十年,就未必了。”
長房回歸,李長青對李家未來很是看好,日后李策之若能官運亨通,李家的望族之勢,自然能回來。
十年么?
李策之眉頭微蹙,覺得還是太長了。
雖說大家族和大家族之間的較量,你來我往,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很正常。
但有父親在天之靈,庇護族人,統領家族,必然能大大縮短這個時間,讓李家重新興盛起來。
這話雖然想著,但李策之還沒有說出口。
父親剛回宗祠,還沒在這些族人面前露過面,他暫時自然是不能提及父親。
.......
.......
隴川府,吳家府邸。
吳家家主吳道,是個五十來歲的老頭。
身材不高,有些干癟,頭發白了一半。
他在吳家不是長房嫡系,能擔任家主之位,是因為他混的最出息。
在朝堂,他乃五品御史大員,也是支撐整個吳家聲勢的最強的砝碼。
這些年,吳家在隴川府過的春風得意。
看著昔日老對手李家被開革出柱國世家,每況愈下。
吳家奪了礦產,勉勵發展,隱隱在隴川府望族之間,也有躋身最上層那幾家的意思。
可今日,吳道得到了一個壞消息。
“那李策之,擔任了李家之主?”
他用毛筆,正臨摹著一貼詩句,這詩句,赫然是李策之在詩會上所抄錄的將進酒。
“不錯,前幾日,李家族人大張旗鼓的將他們一房迎回了隴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