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在四周找了找,果然在老楷木的后面找到了一塊石碑,碑上刻著“子貢手植楷”,其下小楷生植甚繁,早有歲月痕跡,他不禁感慨不已。
他們繼續在林中行走。
“師兄,我聽說孔子的逝世是一個典故,而且還和老君有些關系,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這個典故是《獲麟歌》,是孔子晚年所作,史書中記載魯哀公十四年春,魯國捕獲了一只麒麟,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后便和弟子冉有一同前去觀看,冉有說天上飛的鳥類尊崇的是鳳凰,地上跑的走獸尊崇的是麒麟,它們都人間難見的神獸,卻在魯國內被尋常獵戶所捕獲,這會是一種什么應驗。孔子也很奇怪,麒麟、鳳凰、龜、龍等仁獸向來都是在盛世降臨人間呈現祥瑞,那時候春秋時代都要滅亡了,天下將陷入亂世,它是為誰而來呢?”
莊子抬頭望著天空,語氣深沉地道:“他后來說,他自己對于別人來說,就像麒麟對于其他野獸一樣。麒麟出現卻遭到了殺害,預示著他的道路也即將走到盡頭,因此他作下了《獲麟歌》。”
“不久后,孔子真的就離世了,仿佛就像是上天的預兆一般,臨死前他留下了一個預言,預言只有四個字。”
“哪四個字?”青江子也不由得被這悲傷的情緒所感染,怔怔問道。
莊子一字一句道:“禮崩樂壞。”
“這個預言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他死后,春秋將會結束,世間將會陷入戰亂不止,以周禮治理人間的秩序將會漸漸崩壞,這也就意味著,大周王朝很有可能會走向末路。”
青江子很是震驚。
“這個預言不是毫無道理的,孔子離開人世之前,世間禮樂已經發生大變化了,當時最讓他傷心的一件事情,便是當時闡院院長,被后人稱為咱們道家第一人的李老君,離開了人間。”
“傳說他是騎著青牛西行,最終登天而去,沒有人知道老君為什么會選擇在春秋之末,那樣需要闡院來穩定世間的時候離開,當時任儒家大教授的孔子竭力挽留他,卻最終留不住,于是聽說孔子似乎大哭了一場,親自送他西行到函谷關,還用泥土捏了個小麒麟送給他,這也是為什么后來孔子看到死去的麒麟會那么傷感的原因。”
見到一向樂天的莊子師兄談起這兩位圣人離世時也有些難過,青江子不由得安慰道:“師兄啊,他們可是圣人,即便離開人間,也是登天去了,都是圣人不朽,現在他們或許在天上快樂著呢。”
“圣人么?”莊子忽然望向西邊的天空,說道:“你說的沒錯,圣人不朽,他們留下來的東西自然也會不朽,老君留了他的無為和《道德經》在人間,孔子留下了他的子曰和三千弟子們,甚至或許他捏的那個小麒麟都會成為一件圣物。”
“天道恒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