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的氣勢,比周軍更為煊赫。畢竟人多,除了四千多騎兵之外,還有六千多步兵陣列其后。巨盾兵橫列成墻,陌刀兵刀光映天,長槍兵聳立如林,弓箭兵沉穩如淵。上萬軍兵鋪列如云,旌旗漫天,鼓震四野,威勢驚天,凜冽逼人。
單人獨騎來到兩軍陣前的,是一位金甲黃馬,手提金黃色丈八蛇矛的猛將,正是陳軍主帥吳銘甫。
吳銘甫高聲喊道:“飛燕大將軍,可否上前說話。”
周飛燕轉頭問高遠風,“你猜他想說什么?”
高遠風沉吟道:“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我想,不外乎是能不打就不打吧。”
周飛燕贊許地點頭,繼續問道:“你的意思是他不想打?為什么呢?一萬對四千,他幾乎立于不敗之地哦。”
“考我是吧。”高遠風指了指高家堡,“首先,他不敢放開打。我高家堡可戰之兵雖不多,對大軍構不成太大威脅,但有成丹期高手在,抄他后路,襲他糧草卻簡單。其次,陳軍這次出兵,本就疑竇重重。我不管他再怎么能征善戰,他也沒可能在你手上搶得去渤海郡。既然奪不下,徒增損傷又有何益?吳銘甫沒那么笨,但偏偏就做了。呵呵,吳銘甫或許身不由己。”
除了身不由己,高遠風的判斷可謂全錯。吳銘甫并不想拿下整個渤海郡,只求一個海陽縣而已。吳銘甫更不會不敢打,他非但敢,還決定全力一擊,一擊功成。
“算你有理。我去會會他。”高遠風說的對不對,都不影響周飛燕給以鼓勵。
周飛燕策馬上前。烏騅駝著高遠風自動跟上。
周飛燕回頭攔住高遠風,“你不能來,不然他會以為我要暗算他。”
高遠風低聲說:“為什么不?殺了他,陳
(本章未完,請翻頁)
軍也就垮了。”
周飛燕凝聲道:“別開玩笑。吳銘甫可是丹湖期高手,別說殺他,能不能擊敗都不一定。”
“不,我倆聯手,十拿九穩。”高遠風計劃的是用袖藏暗弩射殺吳銘甫的坐騎。人帶甲,馬的局部可沒有,比如眼睛。與人相斗,高遠風很少正面硬撼,他覺得那是匹夫之勇。
周飛燕眼一亮,“真的?”
高遠風肯定地點頭。身后周輝,牛棣也心動不已。
周飛燕笑了笑,“回去吧。能殺也殺不得。如果是我跟他公平比斗而擊殺了他,無話可說,陳軍必然士氣大落以致潰敗。但要是你我聯手,或者用陰暗手段,不管能否達到目的,都將激發陳軍的怒火。士氣這東西很怪,萬人一怒的后果,你我擔不起。”
高遠風愣了,下意識地捎捎頭皮,或許兩軍對陣,跟江湖游斗有所不同吧。
當然不同,兩軍對壘,跟個人爭勇斗狠差不多,就講究一股氣,橫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敢于拼命的,士氣一上來,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不是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