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則不然,出頭的椽子先爛。過于張揚狂悖,人家有千百種手段讓你死于不知不覺。
稍后,高遠風就見識到了何為士氣。吳銘甫也見識到了周飛燕盛名之下的底氣。
果不其然,吳銘甫跟周飛燕談話的內容確如高遠風的猜測,他要求得到碣石府,然后兩國休兵,并確保兩國幾千里邊境不再滋事。理由是陳國為協助周國滅齊,付出太多,收獲太少。此次貿然興兵,所求不過是為屬下謀點私產。
這當然只是他的說辭而已。談判嘛,討價還價。他覺得渤海六府之中,碣石府既不大也不富。用一個原為齊國的貧瘠府地,換得兩國安寧,周飛燕應該會考慮一二。若是周飛燕不干,再說只求海陽縣這么小小的一塊地方,多半就成了。
如果早上沒收到周王密旨,周飛燕說不定真會考慮一下。碣石府嘛,原本也并非周國固有領土不是。多占一府少占一府,于周飛燕的意義真的不大。但現在,自然聽得出吳銘甫是謊話連篇,毫不猶豫地斷然拒絕,寸土不讓。
既然談不攏,那就只有打過一場了。各自回歸本隊,揮軍出擊。喊殺聲沖天而起,驚天動地。
高遠風本想跟著周飛燕出擊,但被周飛燕嚴詞禁止,“到后面呆著去,好好看。未經戰陣訓練,你跟不上節奏,武功再高也沒用,反而會連累戰友。要想上陣殺敵,以后有的是機會。”
軍中無戲言,高遠風不得不后退到預備隊列前觀戰。
兩軍相隔三四里地。
陳軍首先發動,騎兵在前,步兵隨后。全線壓上,一步一踏,一踏一吼。速度雖慢,卻壓抑得人喘不過氣來,像是險險崩塌的山峰,又似即將開閘的洪流。吳銘甫試圖在氣勢上震懾周軍,一舉摧垮周軍的意志。
然而事實讓他失望了,周軍無一人膽怯,軍陣巍然,絲毫不亂。
周飛燕摘下馬鞍上的烈焰破空刀,面色冷峻,凝視陳軍,慢慢高舉,緩緩催馬。
周軍跟著周飛燕,三軍一起開動,沉著冷靜,步調一致。
陳軍一步一喊,“殺,殺,殺。”萬人齊呼,山呼海嘯,讓人的心臟跟著吼聲有節奏地重重地跳。
周軍卻靜默無聲,眼神凌厲,像是預備撲擊的猛虎,又似張弓在弦的厲箭。
雙方漸漸接近,三里,兩里半,兩里。不管是參戰者,還是觀戰者,一顆心都越縮越緊,氣氛讓人窒息。
悶雷般的轟轟聲漸起,由低到高,由慢到快。這是萬千馬蹄聲,兩軍的騎兵開始加速,越來越快。其聲其勢,如洶涌的驚濤襲岸,如狂猛的颶風席卷,一往無前地撞向對方。
高遠風此時確實看得驚心動魄,只覺得個人是如此渺小,丟到山崩地裂一樣的激流中,不過就是一朵小浪花而已。
然而更驚心的來啦,讓高遠風總算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傳說中的陷陣無雙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