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渤海郡的公事處理完畢之后,高遠風繼續處理高系內部的事。倒也沒有隱瞞鄭嵩、郭熵等人,這些人實際上已被綁到高系戰車上。
高成髙綱被郭禮斌絆住,只好由高威、高鐵成陳述。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海陰海陽兩營的營將人選。海陽營將,基本選定高飛。海陰那邊卻因為寧沖的到來,有了點異義。
寧沖跟楊開不一樣,他是真的忠誠于高氏或說被迫忠誠于高氏。禁軍將領,必屬王上的親信,何況禁軍副統領。洛都城破,寧沖即使投降,多半也留不下性命,所以不得不堅持抵抗。
寧沖在齊國的原本職銜為正六命,若是并入高系之后,連一個正四命營將都得不到,就有點寒心了。可關忠是高桓遺臣,比寧沖更值得信任。于是高成髙綱為難了。高威不知道的是,如果現在是由高成來說,刷下去的卻是已經確定了的高飛。原因嘛,就在于高遠風進堡時,高飛冷淡的態度。
高遠風,“我還以為是多大個事。這事簡單,關叔,你自成一營,組建水營。我有大用。職銜,同樣是正四命。”
“妙!”大堂外突然有人接口。門一開,郭禮斌和高成、髙綱走了進來。說妙的,正是郭禮斌。
高遠風和郭禮斌對視一眼,心意相通。不過其他人反應不過來,不知妙在何處。
高成髙綱倒是不管妙在何處,就喜上心頭。太尉大人親自認可的,那這個營建定了。又有了一營編制,高系勢力進一步壯大。
眾人雖不知郭禮斌為何人,但高遠風、高成、髙綱均執禮甚恭,可見也是大人物。于是皆大歡喜,不需要爭了。
一營真要滿編的話,可以招一千人。原大風盜,高家堡,加上寧沖帶來的,遠遠不夠三個營。而且,等高虎那五個營歸來,也要招人,兵力缺口有點大。
郭禮斌好奇地看了一眼高遠風,“高將軍你是準備滿編?”
雖然都以九為進制,一旅原則上可下轄九營,但實際上很少有滿編的,一旅有四五營就不錯了。一營也不會招滿九衛合計一千人,多半也就四五百人。
高遠風并不忌諱,“沒辦法呀,我若想打那一仗,援兵可不多,只有郡主和牛棣兩旅。”話說得不是很清楚,只有郭禮斌懂。
郭禮斌頜首,“也是。高將軍若是信得過我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支援一些兵力。將官嘛,你自備。”郭禮斌不派將官,就是為了進一步取信高遠風,表示真的是純粹幫忙,并無插手高遠風下轄軍隊的意思。
高遠風對此當然動心,郭禮斌調派過來的士卒,那是經過軍伍歷練過了的,新招的士兵與其根本不能比。再看到高成髙綱熱切的眼光,當即決定,要了。他估計郭禮斌之所以這樣,多半是說服了高成髙綱為皇朝效命。說服兩位爺爺太簡單不過了,只要暗示皇朝將來會封高遠風一個王位就成了。高成髙綱畢生追求的就是這個。
高遠風很清楚高成髙綱不清楚,璃鳳皇朝的王位,在未來的含金量必將大大縮水,不可能再像現在這樣擁兵十余萬,劃地自成一體。卻不想點破,免得高成髙綱逼他奪周。
郭禮斌當即龍飛鳳舞地寫就一封信,喊進來一位侍衛,讓他馬上飛鷹傳送出去。然后笑瞇瞇地對高遠風說:“最多一個月,他們就會以商隊、流匪、流民等各種方式陸續抵達,你安排人接收就是。”掩飾身份進入渤海,自然是免得周王忌憚。
高遠風表示感謝,卻不算很誠懇。郭禮斌也不在意,兩人對此心知肚明。
高遠風對高成和關忠說:“還有一事,征船、買船或造船,越快越好,最好能一次運送四五千士卒。另外多招漁民入伍,我需要熟練的水手。不然,到時候無人開船,可就鬧笑話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關忠道:“可以搶嗎?”高遠風上次離開前,曾建議高成讓關忠扮演海盜,劫掠南邊的陳國和北邊的黑水國,所以由此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