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張天興和盛祺死在書院的消息,吳銘甫大膽地將雪域修士的絕大部分,包括欒恬、殷然等高端戰力都調往西疆。只
(本章未完,請翻頁)
給歷言留了二十位低階修士。雪風衛二十萬精兵的十五萬也悄悄調往西疆,包括馬廿一、童卅三等主將。雪域東南直面燕域的防區,僅僅只留了五萬人,由副統領柳雪統帥。
只有五萬人,卻打出十五萬人的旗號。馬廿一童卅三的旗號更是顯眼。歷言帶著二十位修士,不時易裝在公眾眼中飛行,佯裝這邊修士數量不少。
五大大軍其實只是預防萬一,真正的戰斗,還得靠云風率領的道家精銳直搗龍燕關。這邊參與攻打龍燕關的,僅僅只有歷言一人。其他二十位低階修士,到時候手持激光槍守在龍燕關外,擊殺或擒拿逃出龍燕關的法教修士。
正如吳銘甫所料,青州東邊十國,每一國都突然出現了一支詭谷教的修者隊伍。命令這些國家,立即起兵,分十路東征雪域。
東洲北部燕域雪域和青州,都在調兵遣將的時候,南邊的戰火,已經搶先熊熊燃起。
巫教佛教的護教精兵,護持彩云國,萬靈會殘部等十余國或者幫會的大軍,突然全面發起反攻,猛烈攻打天元西進的三路大軍。
白天益頓時因為捉襟見肘而焦頭爛額。狂風衛驚風衛和海風衛,都還未擴充到滿編二十萬,每一軍都只有十萬左右。三十萬大軍,按照云風事先劃定的圈圈,剛好完成或接近完成云風要求占領的地域,使得天元成為一個長寬一萬里的方形國度。最南邊的高虎,只要西進兩千余里,接近彩云都城常州就行。最北邊沿著潛江則需要西進七千多里,直抵桐山對岸。
這么大地域,超過萬里的邊境線,靠三十萬大軍防守顯然是不夠的。防守不像近攻,所需兵力必須是近攻兵力的數倍才行。黎州各國和幫會的大軍,紛紛突入穿插,使得天元的三路大軍,基本上都有可能成為孤軍遭到圍攻。
已經將行轅前移到原萬靈會總壇的白天益,苦思冥想,感覺怎么都守不住這么大地域。斷然下令,后撤!
參軍武月軒大驚,“太尉,陛下會不會不高興?”武月軒跟郎天行不一樣,更喜歡征戰,不喜歡呆在工部跟死物打交道。征求郎天行的意見之后,進了軍務府,成了白天益的參謀人員。
白天益苦澀地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所有罪責由我一力承擔,我不忍心我們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三路大軍,死傷過多。”
確實,三路大軍雖然武器先進,但打得都很是艱苦,因為每軍都是三面皆敵。黎州這地方,民風不開化,報紙的宣傳效果不大。不少黎州土著,都幫著巫教破壞三路大軍的糧道。給天元大軍造成最大殺傷的,還是巫教和佛教的非常規修者大軍,神出鬼沒,不時襲擊。黎野人統帥的修者,照顧不了距離拉得太遠的所有軍隊。
“報!天鼎山傳書。”有衛兵送來急信。
“快,拿來我看。是不是國內派出援軍了。”白天益急切地接過急信。天鼎山傳書,代表著圣旨。
“啪。”白天益狠狠地一拍桌子,“陛下這不是耍弄人嗎?”
武月軒從桌子上拿起天鼎山傳書看了一眼,撲哧一笑,“君心難測,耍你又怎么的?執行吧。你也不用擔責了還不好?”
白天益氣憤的是,攻打黎州是云風的旨意,要求占領相應的區域也是云風的旨意。現在,云風突然要求他撤回原來的邊境,放棄三軍拋頭顱灑熱血好不容易占領的所有黎州地域。實在困難的話,連百草園所屬的地域都可以放棄。而且要求不能是以逃跑的姿態,必須表現出且戰且退,確實是因為戰線太長,天元補給后勁乏力而戰敗的情勢。
還有一個要求,將呂奉的海風衛分批撤往潛江一線,統統裝作傷兵用戰船接回青龍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