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族的主將武功不差,用一根狼牙棒,擋住了鄧銅的鐵錘,看起來旗鼓相當。
但因為整個大營都炸了,他也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只能招呼手下衛隊且戰且退,不一會,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其他蠻族將士,見主將敗走,也紛紛逃入密林之中。
李恢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踏平了這座和他兵力差不多的營寨,體現了蜀軍強悍的戰力。
雖然殺死、殺傷的蠻兵只有數百人,但自身的折損只有十余人,而且搶奪了不少糧草軍資,也算得上一場痛快淋漓的大勝。
這次李恢偷營的動靜可不小,十余里外的賀云、方山早就知曉,但他們按兵不動,看李恢如此大膽,倒也非常佩服!
他們害怕李恢貪功,也害怕如果不救援事后被孟獲追究責任,就盡起營中五千兵馬,前來增援。
李恢深知自己的處境險惡,他也害怕被孟獲軍再次圈住,看到李遺已經滿載而歸以后,連戰場都沒有打掃,就下令全體撒退,帶領全軍絕塵而去。
賀云、方山既然已經出兵,就跟在李恢軍的后面,裝模作樣追趕了七八里地,眼看追不上了,率兵返回現場,并派人向孟獲匯報。
等天亮以后,孟獲率軍趕到現場,早就看不到李恢軍的影子,只留下一地的狼籍。
他把已經收攏敗兵的那個部落統領大罵一頓,對蜀漢大軍的戰斗力有了新的認識,心里非常忌憚,召集眾將商量對策。
蠻族雖然有五萬多士卒,且大都是好勇斗狠之輩,單兵作戰的能力并不差。
但因為存在缺泛軍陣訓練和紀律性較差的致命弱點,說是烏合之眾也不為過。
在戰場上,蠻族是出了名能打順風仗!
一旦敵軍敗退,蠻族將士個個奮勇向前,搶奪戰利品。
一旦敗陣,數萬大軍很快就做鳥獸散,躲入深山老林之中,想要大量俘虜、斬殺蠻族士卒相當難。
就算他們屢戰屢敗,他們的士卒戰損不會很大,不久之后又可卷土重來。
所以,對付南蠻的叛亂,不管是劉璋時期還是劉備建立蜀漢以后,都非常頭痛。
當年李嚴任犍為太守時,曾多次出兵,用雷霆手段平定蠻族叛亂,不但獲得了赫赫聲威,而且練出了上萬精銳大軍,說他是靠平蠻起家也不為過。
但李嚴只是擊潰了蠻兵,并沒有把他們打痛打怕,對蠻族的威懾力相當有限。
這次諸葛亮不惜讓雍闿以假叛亂引誘孟獲叛亂,就是要徹底解決南蠻叛亂的問題,所以,他并不急于求成,準備先把他們打怕了再說。
諸葛亮的威名,孟獲和鐘毓等人早有耳聞,他們對與諸葛亮正面交鋒信心不足。
鐘毓的目的是拖住諸葛亮的大軍,可不想這五萬大軍一下子就被諸葛亮給打散了。
多次商量以后,鐘毓與孟獲決定以退為進,先回兵守住通往蠻族的關隘,利用有利地形,與諸葛亮周旋。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