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諸葛亮卻不偏不移,從兩個選項的中間找到了第三個選項:同意他和關索留下,但只給本部一千兵馬,居然讓他們接受馬謖的節制。
而沒有抗命的張休、李盛、龐延三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名正言順地接管了張嶷、關索多出來的軍隊。
他們三人統領的軍隊超過了兩千人,士卒的數量,不少于蔣琬、王平等整編了近半降兵的將領,軍隊的戰斗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biqupai.
這是諸葛亮有意為之,讓張休、李盛、龐延三人,慶幸自己作出了不抗命的選擇。
軍隊的數量和戰斗力,可是他們立功受獎、升官發財的本錢。
對于一個統帥而言,無關對錯,沒有人希望手下抗命不遵!
張嶷抗命不遵,雖然沒有受到訓斥和懲罰,但他做為大守龔祿的副將,一下淪落到一個新任參軍的手下,讓他難以接受。
張嶷和關索來到馬謖的大堂,抱拳行禮以后,因為他們與馬謖并不熟悉,都默不做聲,場面有些尷尬。
還是馬謖率先打破僵局,開口詢問張嶷他們報仇的方案。
張嶷平定越巂的方案是有的,而報仇只是一個理由,拿下整個越巂郡,再殺了李求承,自然就是報仇了。
但平定越巂郡的計劃,目前沒有張嶷什么事,他沉思半晌以后,只得向馬謖提出:
“伯岐愿為前部,攻下邛都城,活捉李求承。”
關索這次沒有附和張嶷,而是簡潔地回答道:“愿聽將軍調遣!”
馬謖可不想強行攻打邛都城,但又不能招降守城主將李求承,他必須有其他操作,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就對張嶷和關索說道:
“既然如此,二位將軍且回去整備兵馬,三日后攻打邛都城。”
馬謖的四千余兵馬,尚在諸葛亮留下的軍營里整編訓練,到邛都城,就算是急行軍,也需要一整天。
而張嶷、關索的兵營,就在邛都城外不到十里,他們騎馬回去,兩個時辰就到了,隨時可以攻城。
張嶷、關索走后,馬謖并沒有立即整頓兵馬,而是拿出地圖觀看,并讓衛士前去請李益過來。
諸葛亮急著前去救援李恢,也怕越巂郡的叛軍死灰復燃,把高定手下的降將,包括高福在內,全部帶往前線,單單把李益留給了馬謖,自然是為了處理李求承的事情。
不久之后,李益進來,非常規矩的向馬謖行禮,而馬謖客氣地請他坐下。
馬謖和李益交情不淺,馬家和李家也有人情來往,馬謖自不會擺架子,開門見山地提出了邛都城和李求承的問題。
張嶷和關索要殺李求承給太守龔德緒報仇的事情,早在軍中傳得沸沸揚揚。
李益早就得知此事,李求承是李家屈指可數的將才,在家族的地位不低,甚至驚動了李家族長李泳峰,派人前來找李益,詢問如何處置李求承的事情。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