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卻不想和孟獲照面,他下令全軍在張嶷后面約兩里的地方停下來。
他吩咐李盛、張休護住左翼,龐延、向寵護住右翼,并安排大量弓弩,嚴陣以待;楊儀、呂凱領軍跟隨諸葛亮身邊,充當中軍護衛,閻芝領兵殿后,作為預備隊。
諸葛亮讓張嶷、王平與孟獲對陣,他自己不去陣前與孟獲見面,顯然是自高身份,并沒有把孟獲當做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對手。
孟獲做為蠻王,本人又特別好面子,這次與諸葛亮對陣,自然要把排場擺足了。
他等前面的蠻將把陣勢擺好,就準備親自上前,與蜀軍主帥諸葛亮對話。
只見陣旗開處,數百南蠻將,兩面擺開,中間的主帥孟獲出馬。
只見他頭頂寶紫金冠,身披瓔珞紅紫袍,腰系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咀抹綠靴,騎一匹卷毛赤兔馬,腰懸兩口松紋廂寶劍,昂然看向對面敵陣。
對面陣前,并沒有蜀漢丞相諸葛亮的旗幟,只有張嶷、王平的先鋒旗號,他們騎馬立在陣前,一人提刀,一人挺槍,顯然是準備出陣斗將。
孟獲不見諸葛亮露面,感覺這是輕視自己,心下不快,有意貶低諸葛亮,他回顧左右將領道:
“人人都傳諸葛亮善于用兵,今觀蜀軍此陣,前后脫節,旌旗雜亂,隊伍交錯,刀槍武器并不比我們強,而對陣的蜀軍,數量不到我軍的五分之一,真是傳言不實啊!雖然遠遠能看到后面,還有諸葛亮的大軍,但等他們前來支援,我早已把此陣打破了
孟獲認為諸葛亮不露面,是不給他面子,耿耿于懷,一心要給蜀軍一個下馬威,發泄一下自己心中的郁悶之氣,他回頭大聲喊道:“誰敢出馬,擒殺蜀將,振我軍威!”
話音剛落,一員蠻將應聲而出,此人名叫忙牙長,長得非常雄壯,騎一匹高大的黃驃馬,使一口沉重的截頭大刀。
看到有敵將來戰,同樣用刀的王平見獵心喜,搶在張嶷之前躍馬向前,迎住忙牙長,扔起大刀,兩人很快戰作一團,數十回合以后,王平假裝力不能敵,詐敗而走,忙牙長縱馬直追。
孟獲見狀,想在諸葛亮大軍到來之前,抓住戰機一舉擊敗蜀軍先鋒,他下令全軍出擊。
蠻族的大軍雖然全軍出擊,但蜀軍選擇擺陣的地方是一個喇叭口,孟獲下令追擊之前,軍隊已經進入狹窄處,能通過的人流量并不大,真正能與蜀軍殿后士卒交戰的人并不多。
張嶷和王平用的是詐敗之計,雖敗不亂,兩人互相交替掩護,且戰且退,很快就到了諸葛亮大軍的前面。
孟獲的中軍慢慢跟進,前軍很快就通過了狹窄口。
看蠻兵打順風仗,還是賞心悅目的。
越來越多的蠻兵通過狹窄口,散開向前追擊,漫山遍野的蠻兵,殺聲震,氣勢如虹,從四方八面,殺向蜀軍。
如果沒有變故,張嶷和王平的四千軍馬,很快就會陷入數萬蠻兵的包圍之中,很難翻盤。
孟獲放慢前進速度,只等眾將的捷報,漸漸落到了軍隊的最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