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孟獲則被諸葛亮派人,悄悄帶到一個帳篷里,先看管起來。
董荼那、阿會喃與眾酋長進入中軍帳見了諸葛亮,仔細訴說大家的想法和要求,希望諸葛亮放棄攻打蠻族。
諸葛亮只是對他們活捉孟獲的事情重加犒勞,用好言撫慰,并不談及攻伐之事,讓董荼那和眾酋長回去等候消息。
送走董荼那等人,看他們都已經回到瀘水南岸以后,諸葛亮才下令刀斧手押解孟獲進了大帳。
諸葛亮也沒有羞辱孟獲,而是笑著問道:
“上次放你的時候,你自己發下誓言:只要再擒住你,就心服口服,歸順于我,如今你怎么說?”
孟獲最怕的就是諸葛亮提及賭約的事情!
他能夠做到蠻王,臉皮那是練得相當厚實,暗地里背信棄義的事情,也沒有少做,經常被人找上門來對質,那也是面不改色。
但明面上,他還是要維持蠻王一言九鼎、誠信守諾的高大形象。
這是他和諸葛亮的當面約定,孟獲可不能矢口否認,面對諸葛亮似笑非笑的表情,他非常難得地出現了面紅耳赤的情況。
但孟獲何許人,他并沒有真的覺得難為情,只是裝作不知所措的樣子,眼珠子滴流亂轉,想著如何狡辯。
不一會,還真讓他想到了推托之詞,孟獲馬上回答道:
“我確實說過,再被你們抓住就心服口服,但這次卻不是你們抓住的;而是我的下屬不忠誠,我們內部自相殘害,導致這種情況,我心中實有不甘,你叫我如何能心服口服?”
諸葛亮對這次南征,抱有的目的可不少。
首先,當然是攻心之計,收服蠻族,徹底解除后顧之憂;其次就是練兵,為北伐中原做準備,實戰練兵的效果是最好的。
攻心之計的實施,并沒有定式,諸葛亮的總體目標,還是想要削弱蠻族的整體實力和戰爭潛力,分化瓦解蠻族各部落之間的聯盟,并用各種方式收買人心。
這些目的沒有達成之前,就算孟獲想要歸順,諸葛亮都要找幾個理由讓他回去繼續戰斗,當然不會強迫孟獲現在就歸附,就非常干脆的說道:
“既然如此,我就再放你回去,你怎么說?”
孟獲雖然有些不敢相信,還是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我雖然是山野化外之人,但也頗知兵法,丞相要是真的再放我回去,我當匯合其他幾個大部落的精銳,再決勝負。丞相要是再次擒住我,那時當傾心吐膽歸降,并不敢再有其他想法。”
兩人心知肚明,孟獲的話語,又給他自己留下了狡辯的余地,到時候,什么情況他都能自圓其說,諸葛亮也不在意,笑著說道:
“只是下次再被生擒,到時你又不服,我肯定不會輕饒你!”
看著諸葛亮并沒有說狠話,孟獲心領神會,知道只要能給出足夠的好處,事情還是可以商量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