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受了三擒三縱之氣,又折損了本部落大半精銳部隊,發布征召令以后,又從倉庫里取出大量金銀珠寶,用于征召“牌刀獠丁“。
這次孟獲可是下了大本錢,僅僅是給各個部落的預付,整個銀坑洞部落的家底,一下子少了大半,后面還有這些士卒的糧草和軍餉,也是不小的一筆開支。
各個部落大小不一、路途遠近不同,派出的刀牌獠丁數量不一樣,少則數百,多則一千,這些部落得了孟獲的金銀珠寶,備齊人馬以后立即出發,陸陸續續來到了銀坑洞的集合地點。
孟獲用來集結“刀牌獠丁”的營寨,設在銀坑洞部落的入口處,也是銀坑洞部落的第一道防線,這里是兩座險峻高山之間的一個闕口,被當地人稱為銀坑闕。
大概用了二十天,各部落人馬齊集銀坑闕,都找孟獲報到聽用,共有三萬多人。
孟獲對這些兵馬進行了整編,有近二十個部落來了一個成建制的千人隊,千人將都配備好了,孟獲就不用管。
那些數百人的刀牌獠丁隊伍,被孟獲整編成千人隊,任命自己的親信擔任千人將,所有千人將,都接受孟獲的直接指揮。
諸葛亮等待孟獲集結軍隊,軍隊都在休整,但派出了大量的探子。
得知孟獲馬上要出兵的情報以后,諸葛亮對楊儀、蔣琬等人笑道:
“軍隊經過二十天的休整,也差不多了,是該給他們找點事做了,我深入蠻族練兵,正要訓練他們連續作戰的能力。”
諸葛亮親自出馬,坐在他自己特制的小推車上,由貼身衛士推著行進。
諸葛亮坐在小車上,張嶷、王平、楊儀、蔣琬、廖化等將領跟隨其后,一起前行查看地形。
上次放走孟獲以后,諸葛亮帶領蜀軍全部渡過瀘水,扎下營寨。
接到孟獲召集“刀牌獠丁”的消息,諸葛亮就與馬謖一起定下了“疲敵之計”,但他并沒有打算讓馬謖、馬岱繼續領兵擔當攻擊主力,決定還是由張嶷、王平擔任先鋒。
這次南征,諸葛亮不但要每一支軍隊都能夠得到足夠的訓練,還要每一名將領都能立下足夠的功勛。
諸葛亮讓馬謖領本部二千人馬,還是駐扎在孟獲的大寨之中,確保軍隊的后路,還負責周邊大小部落情報的收集。
而馬岱和趙統,還是一起駐扎在峽山口,負責保證糧道的通暢和運糧隊的安全。
而轉運糧草的將領,就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喬,諸葛亮派田石率本部二千人馬,跟隨諸葛喬一起行動,確保他的安全。
南中蠻荒之地,河流密布,過了瀘水,前往銀坑洞的必經之道上,還有一條大河叫西洱河,流經此處的水勢雖然很雖慢,但也有三尺多深,二十余丈寬,大軍并不能徒步涉水而過。
諸葛亮覺得,西洱河北岸地勢平坦,回旋余地不夠,實施“疲敵之計”的難度可不小!
騷擾的部隊,容易被“刀牌獠丁”咬住,雙方只能死戰,都會損失慘重。
這也許是孟獲愿意看到的結果,但并不符合諸葛亮的要求!所以,諸葛亮決定軍隊渡過西洱河,利用這西洱河之天塹,實施“疲敵之計”,效果會更好。
西洱河北岸并沒有船筏,諸葛亮下令伐木為筏,準備渡河。
誰知道,砍伐河邊樹木做好的這些木筏,剛開始可以飄在河面上,但只要多幾個人上到木筏上,木筏就會慢慢沒入水中。
諸葛亮找來呂凱詢問,呂凱主要掌管情報的收集,他早就打聽到,這里的人過河,用的都是竹筏,因為諸葛亮大軍的到來,孟獲下令收走了所有竹筏,至于木筏為什么不能用,他也不知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