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孟獲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向烏戈國求援。
而烏戈國國主兀突骨,一直與孟獲很不對付,他和孟優去求援,肯定是不行的。
只有帶來洞主與木鹿大王、兀突骨是故交,他們的關系很好。
兀突骨與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兩人的關系都很好,尤其是近來,三人還在暗地里結成盟友。
現在朵思大王、木鹿大王相繼敗亡,帶來洞主找兀突骨替他們報仇,在情理之中。
當然,孟獲作為蠻王,跟隨帶來洞主一起前往烏戈國,也是可以的,只是有點不符合蠻王的身份。
于是,帶來洞主帶著幾個貼身護衛,前往烏戈國求援。
孟獲這次前往烏戈國,反正是看熱鬧,想起自己每次都逃不過諸葛亮的抓捕,索性讓孟優、賀云、方山領軍前往三江城附近駐扎下來,隨時準備接應,他自己只帶著了一千心腹士卒和帶來洞主的兩千士卒,前往烏戈國。
烏戈國主兀突骨,身體高大強壯,慣用武器是一柄烏黑發亮的長戈,他武藝高強,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手執短戈。
制作藤甲的木藤也是烏戈國的特產,生于山澗之中,盤于石壁之上。
烏戈國人采取木藤,先浸于油中,半年后才取出晾干;如此反復浸泡并晾干,大概需要十多次,歷經五年時間,才能使用,由族中的能工巧匠打造成鎧甲。
這種鎧甲,穿在身上非常輕便,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藤甲軍用的兵器,是一種烏黑的短戈,也是烏戈國傳承了無數年的兵器的,打造工藝獨特,他們的顏色烏黑發亮,是因為在打造過程中淬有劇毒,被這種烏戈擊中,只要見血,基本上沒有活命的可能。
因此,他們因慣用烏戈,而被別的部落稱烏戈部落,后來被兀突骨改為烏戈國。
烏戈國軍隊的制式兵器,分為長戈和短戈兩種,相較于長戈,短戈的柲(柄)的長度較短。
長戈的柲,一般長約九尺左右,古時主要用于車戰,便于在車上攻擊遠處的敵人,在烏戈國,長戈是中高級將領的標配,只有千夫長以上的將領,才配備長戈。
藤甲軍從普通士兵到百夫長,清一色的配備短戈。
短戈的柲長度約三尺左右,這種長度設計,使得短戈更適合在近身格斗中使用,操作起來更加靈活便捷。
在步戰中,短戈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兵器,當士兵與敵人近身搏斗時,短戈可以快速揮動,利用援的鉤刃進行攻擊。
在古代的城市巷戰,或者叢林作戰等,都使用短戈。
在復雜地形環境下,長兵器施展不開,短戈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烏戈國的烏戈,都能夠配合藤甲、鐵牌使用。
士兵一手持鐵牌防御,一手持烏戈攻擊,藤甲能夠有效地抵御對方的攻擊,可乘機反擊敵人,以傷換傷。
烏戈國士卒受點輕傷不算什么,但敵軍士卒要是被烏戈刺傷,等毒性發作,就沒有了性命。
短戈在烏戈國經久不衰,主要是其領地是以山地為主,非常適合使用短戈,而且部落之間經常會發生小規模沖突,烏戈攜帶方便,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