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來洞主以前也經常來找兀突骨,他輕車熟路,很快就到了烏戈國國都,讓侍衛前去通報兀突骨。
很快見到了兀突骨,帶來洞主拜倒在地,說起朵思大王、木鹿大王陣亡之事,他不由傷心得放聲大哭,請求兀突骨出兵替他們報仇。
兀突骨和木鹿大王、朵思大王,早先就有了聯系,但他們敗得如此之快,讓兀突骨也有些措手不及,他的內心也有些恐懼。
好在沒有聽說蠻王孟獲陣亡,孟獲且戰且退,與蜀軍大小十數戰,一直從建寧郡敗退到了八納洞,還能全身而退,說明他對付蜀軍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兀突骨和孟獲,從年輕時開始,就是競爭對手,他們相斗數十年,孟獲穩占上風。
兀突骨是相當驕傲之人,但他對孟獲還是相當佩服的。
他認為,如果孟獲能幫他出謀劃策,對付蜀軍就更有底氣。
兀突骨這么想,本來沒有什么問題,但因為孟獲與諸葛亮私底下達成了默契,加快了他的敗亡。
至于給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報仇的事情,他們暗地里有盟約在先,兀突骨也沒有推脫的道理,他對帶來洞主說道:
“我將集結本洞全部的藤甲兵,替你們報仇,不知道蠻王孟獲現在何處?”
帶來洞主就是替姐夫孟獲打前站來了,因為兀突骨與孟獲一直不對付,所以,帶來洞主并沒有先提孟獲的事情。
他準備等兀突骨答應出兵以后,再提一下孟獲的事情,打著讓孟獲前來助戰幌子,讓孟獲過來。
現在兀突骨主動詢問,帶來洞主回答道:
“蠻王與蜀軍血戰數次,現在只剩下數千殘兵,已經前來與國主匯合,不日就能到了。”
兀突骨一聽非常高興,孟獲畢竟是蠻王,他馬上派人去迎接孟獲到來。
孟獲到了以后,兀突骨給予了很高的禮遇,大擺宴席,兩人相談甚歡,想起年輕時候的各種對抗,兩人哈哈大笑,一笑泯恩仇!
兀突骨虛心請教,孟獲知無不言,帶來洞主獻計獻策,很快就定好了對陣蜀軍的方略。
兀突骨雖然相信帶來洞主和孟獲,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締造的藤甲軍神話,其實是為了威懾銀坑洞和其他部落。
所謂的藤甲的刀槍不入,也只是一個名頭!
畢竟藤甲是木藤所制,前面幾下普通的攻擊或許能擋住,擊打的力量太大或者次數多了,藤甲照樣會被損毀,心里打定了主意,軍隊絕不遠離本國,也不與蜀軍硬拼,能逼得蜀軍退兵,就萬事大吉了。
三天后,兀突骨已經集結了兩萬藤甲兵,這已經是烏戈國的極限了。
烏戈國兵員雖然不缺,但藤甲的產量太低,而且每年報損的數量也不少,上好的藤甲,庫存的時間太長,就更加容易損毀了。
在兀突骨上位之前,烏戈國經過很多年的積累,才攢夠了一萬藤甲軍的藤甲和烏戈,并且有五千套的庫存。
兀突骨上位以后,有意與孟獲在軍備上一較高低,加大了藤甲的產量,這二十多年,烏戈國也就增加了不到五千套的藤甲,勉強湊夠了兩萬套藤甲。
現在兀突骨再想增加藤甲的庫存量,基本不可能了,因為每年生產的新藤甲也就能夠補充那些年久損耗的藤甲。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