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父母當年雖然也是行業的佼佼者,為家族做出來很大的貢獻,但他們本人帶來的財富并不大,因此自己的積累也不多。
只有老三馬叔常,因為主管家族商業,利潤非常豐厚,他把自己以及親近的人的錢都一起投進去。
很明顯,家族的商業是有賺有賠,但他馬叔常的私活是穩賺不賠。
因為賠了就是族里的,賺了就是自己的。
好在那幾年家族的生意非常順暢,雖然不是穩賺不賠,但也是賺多賠少,馬叔常自己的家底非常豐厚。
這次馬家在江東的產業賠的干干凈凈,家族的財富縮水了大半,但他馬叔常的財產受損并不大。
后來因為楊榮意外得到了雍闿的大半財產,分到馬謖手上不到三分之一,但也是一筆巨款,足以彌補馬家的虧空。
手上有了錢,馬家第三代堂兄弟之間,卻已經是離心離德。
先是馬伯常、馬仲常家的四個堂兄弟,要求從家族商業中退回股本。
在馬謖的支持下,家族現在由馬秉擔任族長,由他當家做主。
堂兄弟四人,結伴找到馬秉,要求退回自己在家族商業的份額,而馬秉居然同意了。
但他把皮球踢給了馬叔常和馬謖,聲稱只要這兩位長輩同意,他就可以做主,直接把份子錢交給他們。
馬謖一直在前線,他們只好等著馬謖回來。
剛剛把樣板軍的事情搞好,四個侄兒就找上門了。
他們的理由非常充分!
當年孫權占領荊州,蜀漢與江東翻臉成仇,這才有馬家外遷的事情,而且是一分為三:
一部分遷到了成都,主要是馬良一家,還有馬伯常、馬仲常,各留下一個兒子在成都。
一部分遷到了越巂郡,主要是馬叔常和馬謖一家,馬伯常、馬仲常、馬季常的另外一個兒子,也到了越巂郡。
因為馬叔常和馬謖都只有一個兒子,直接都到了越巂郡。
馬叔常沒有留在成都而是跟著馬謖來到越巂郡,是看好這里的貨源。
當初在武陵郡,馬叔常就靠著五溪蠻的充足貨源,賺的盆滿缽滿。
還有一部分人不愿意背井離鄉,他們和馬良兄弟的關系不近,就留在了馬家河。
實際上,馬家的大部分人都留在馬家河,只是馬家的族長馬良遷走了。
因為馬良在蜀漢身居高位,馬謖名聲也不小,害怕孫權對自己的家人不利,也為了表示對劉備的忠心。
馬良、馬謖兄弟,把至親之人都遷走了。
馬良舉家前往西川,也得到了劉備的認可,馬家在成都的份量不輕。
自從鄧芝出使江東以后,孫權做出了積極的回應,派張溫回訪,蜀漢和江東的關系緩和了許多。
孫權奪取荊州以后,采取比較溫和的懷柔政策,馬家河的族人,本來沒有受到什么沖擊。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