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諸葛亮的設想,只要把隴西這五個郡都攻占了,就能截斷西涼與長安的聯系。
蜀漢依托這五個郡堅固的城池,形成一道屏障,然后徐圖整個涼州。
等蜀漢騎兵訓練成功以后,就可以攻下長安,控制整個關中,威壓洛陽,則平定天下的大勢,就能形成。
諸葛亮雖然說得頭頭是道,但馬謖知道,這都是一廂情愿!
因為隴西五郡,被曹魏治理已久,城內的百姓,大半都是心向魏國的。
只要魏國大軍前來攻城,想要打開城門立功的人,肯定比打開城門迎接蜀軍的人要多得多。
也就是說,蜀軍守城的難度,還在攻城之上。
而魏軍攻破城池的難度,還在蜀軍之下。
諸葛亮是聰明人,剛開始是當局者迷,被馬謖潑了一盆冷水,立馬清醒了。
一時間,諸葛亮面色數變,試探著問道:
“幼常,難道復興漢室真的無望了嗎?”
馬謖看著諸葛亮的精氣神,好像一下子給抽干了!
他心中有些不忍,也想給他復興漢室的希望。
因此,馬謖并沒有深入談論諸葛亮的這個北伐計劃,而是建議諸葛亮加緊時間訓練蠻族士卒,盡快成軍,才能進行北伐。
馬謖還建議,把這些蠻族士卒整編后,命名為無當飛軍。
但事實上,諸葛亮的這個計劃,還真是亡國之道!
隴西五郡,諸葛亮率領蜀軍,占領也許能做到,但不可能守得住。
就算魏國新君曹叡不是明君,但是魏國人才濟濟,蜀國占領隴西五郡的用意,不難被猜透。
他們肯定不能眼看著蜀國把涼州納為后花園,更不可能讓長安暴露在蜀軍的兵鋒之下,只有不斷地派兵攻打隴西五郡。
魏國版圖最大,人口眾多,兵力優勢很大。
魏國總兵力,比蜀漢和江東的兵力加起來還要多,騎兵更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如果沒有長江天險,孫權早就被曹丕給滅掉了。
如果不是西川的地勢險要,有秦嶺等山脈作為天然屏障,上次曹操在取得漢中以后,就已經把西川收入囊中了。
曹操后來與劉備在漢中爭奪戰中失利,夏侯淵陣亡,許諸殘疾,給曹魏上下留下了深刻印象。
本著先捏軟柿子的想法,曹丕才把孫權作為首要的打擊目標。
馬謖認為,就算諸葛亮的計劃實現,蜀軍順利奪取隴西五郡。
接下來,才是蜀軍的噩夢!
蜀軍肯定要分兵五處,鎮守五郡城池,反而落入了被動防御的局面。
而魏國的軍隊沒有了城池,反而沒有了后顧之憂,因為騎兵的關系,進退自如,反而更主動。
因為他們不用分兵五處攻打城池,既可以圍點打援,也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
蜀軍的騎兵在夷陵之戰中幾乎損失殆盡,因為軍馬缺乏,一直得不到重建。
而魏軍騎兵犀利,馬匹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