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嚴到了房陵,根本就沒有攻打申儀的意思,而是緊守營寨,等待孟達與司馬懿決戰的結果。
諸葛亮從漢中,也派出了一支數千人的軍隊,而且還由諸葛亮親自率領,帶著張苞、關興,前往魏興郡,準備進入上庸。
這兩支援軍,全部都被申儀擋住,諸葛亮和李嚴,都沒有強攻,靜靜對峙。
他們都知道,如果孟達擋不住司馬懿的進攻,就說明他沒有掌控上庸,以后照樣守不住。
諸葛亮在隴西地區雖然策反了不少人,但他大動刀兵,在漢中集結了十余萬的軍隊,不可能不傳到魏國朝廷。
很可能讓曹睿往關中地區增加兵力,給自己的北伐帶來困難。
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諸葛亮要讓魏國認為,自己這次出兵的目的是上庸,那么,關中和隴西的兵力就不會增加。
如果孟達能夠成功頂住司馬懿,諸葛亮也不介意在上庸先和司馬懿率領的魏軍較量一番。
司馬懿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清理完了上庸郡的外圍,他也沒有急于攻城。
因為他這次急行軍,并沒有攜帶攻城武器。
他從別的城市搜羅了不少材料,又從申儀那里調來了投石機、井闌架在上庸城的四個城門外。
他先用箭射過去一封勸降孟達的信,大致意思是,孟達此前背叛蜀漢,歸附曹魏后得到官職和待遇。
但如今又暗中與蜀漢聯絡,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司馬懿在信中指出孟達處境危險,歸降才是明智之舉,并且通過陳述利害關系來動搖孟達的抵抗意志。
但孟達早就明白了其中利害關系,他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并沒有上司馬懿的當。
其實,不管孟達是頑抗還是投降,司馬懿都不會讓他活著見曹叡!
因為他不但借此機會立威,還要在上庸安插一批親信。
接著,他用投石機往城里投擲石頭和成捆的懸賞信件,以及給士卒們的勸降書。
懸賞信上明碼標價,斬殺什么級別的叛軍什么獎賞,包括斬殺孟達的豐厚獎賞。
讓他們認清形勢,不要跟著孟達反叛朝廷,如果能夠反戈一擊,還能立功受獎、升官發財。
另外,讓工匠在城外制作云梯、沖車,準備攻城。
為了把聲勢搞大,司馬師還到各縣征調一批民夫穿上裝備假裝又有軍隊開過來了,給城內的士卒施加壓力。
半個月時間到了,城內的內奸開始動作了。
司馬懿的懸賞信上的獎賞傳揚開了,不少人表示動心,開始人人自危、人心惶惶。
李輔也找到鄧賢,兩人心知肚明,決不能跟孟達一條道走到黑。
兩人在一起合作很久,非常有默契。
要是只為了他們自己,或許還真難以對孟達下手。
想著孟達不但壓制二人,不讓升官,而且還打壓自己的兒子,讓他們不能晉級。
他們下定決心,趁孟達不防備,殺死孟達,砍了的他的頭顱,打開城門向司馬懿投降。
孟達本該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叛,卻只有短短十六天,就落幕了。
孟達徹底淪為司馬懿的踏腳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