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馬謖接到命令,要在開春以后趕到武都。
馬謖率領軍隊,必須加快行軍,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每天至少行軍六十里。
但馬謖想著,諸葛亮十有八九會同意自己放棄攻打這里的建議。
他離開前,給陳式留下了行軍速度放慢的命令,以每天五十里為標準。
這樣一來,軍隊就有調整行軍方向的可能,不需要走回頭路。
按照馬謖的設想,這支軍隊,是要跟隨諸葛亮的主力前去圍攻南安郡,同樣能調天水守軍出城支援。
馬謖只帶了十余名侍衛,快馬加鞭,很快就來到了漢中。
馬謖顧不得休息,直接到軍營,求見諸葛亮。
諸葛亮安排馬謖領軍攻打武都、陰平二個城池,看他風塵仆仆來到漢中,肯定有大事,馬上問道:
“幼常,你不領軍前往武都、陰平,到漢中來做什么?看時間,你們的軍隊應該還在半路啊。”
馬謖有些不好意思。
他雖然和諸葛亮相交很久了,但諸葛亮非常不喜歡別人違反他的將令。
馬謖離開軍隊前來找他,不管怎么樣,都已經違反了他的軍令,犯了他的禁忌。
馬謖知道,這事無論如何,要和諸葛亮說清楚,就開口說道:
“丞相,我在路上多次推演戰局,覺得第一次北伐,太過重要,不宜分兵太多,武都城、陰平城,對實現斷絕涼州與關中聯系的戰略目標,幾乎沒有影響,我建議不要分兵進攻這兩個小城。”
看到諸葛亮沒有回答的意思,馬謖知道,自己的理由還不夠,就從懷里掏出一張地圖,對諸葛亮說道:
“丞相,您看,在隴右五郡的諸多城池中,以上邽城、冀城、臨渭城、豲道城、襄武城、高平城、臨涇城,最為重要!
上邽城周邊的地形復雜,多山地、河谷,城池依托有利地形建設,有天然的防御屏障,敵軍難以大規模展開進攻,易守難攻。
上邽城周邊的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能夠為大量駐軍提供糧草和水源保障,同時可以作為前沿軍事據點,隨時對周邊地區的軍事動態,進行監視和掌控。
冀城是天水郡治所,是連接關中與河西走廊的重要通道之一。
從關中出發,經隴山進入隴右,冀城是必經之地。
它南通漢中、巴蜀,西連西平,北接武威,東達長安,是隴右重要的交通樞紐。
控制了冀城,就等于掌握了隴右地區的交通命脈,能夠有效地調動軍隊、傳遞情報和運輸物資。
冀城周邊山川環繞,地勢險要,有一定的天然防御優勢。
其南有秦嶺山脈,西有隴山,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易守難攻。
冀城是隴右地區的核心城池之一。它是魏國防御蜀漢北伐和涼州少數民族勢力東進的重要前沿陣地。
諸葛亮這次北伐,計劃第一個要占據的城池,就是冀城。
他計劃以此為據點,拿下整個涼州地區,并進一步向北發展,威脅魏國的關中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