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對馬族長來說,就是一個噩夢!他擔心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三兒子馬叔常,竟然又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這次馬族長差點就發飆了,因為馬伯常這次喜歡的,是士農工商里排名最后的、最低賤的職業——商業,兒子每天和家族商鋪的下人們混在一起,這讓馬族長如何能忍!
那時候崇尚民以食為天,認為農業是立國立民之本;而商人不僅自己不能生產財富,而且在運輸過程中還損害消耗財富,耽誤人工,于國于民沒有什么好處。
商人們靠低價買進和高價賣出就贏取差價,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不誠實、不踏實、投機取巧的表現,因而老百姓對國家重農抑商是支持態度。
盡管馬族長威逼利誘,但馬叔常不改初心,硬是參與到家族的商業運營之中。
馬叔常能寫會算,頭腦靈活,是一個商業奇才,他介入家族的商業以后,家族店鋪的收入直線上升!
同樣多的物質產出,被馬叔常隨便那么一折騰。家族商業的收入,竟然增加了數倍之多,他自己的收入也非常豐厚!
馬族長本來已經掐斷了馬叔常的經濟來源,想以此要挾,讓他回心轉意!
誰知道馬族長的這個方法根本不管用!聽說馬叔常要用錢經商,家族那些有些家底的族人,立馬找上門來送錢,一分利息不要,只要求馬叔常帶他們一起做生意。
馬族長被盛名所累,也不能出面指責兒子不服管教,只好索性把家族的生意,全部交付給三兒子打理。
馬叔常管理家族商業以后,僅僅一年的功夫,馬氏家族就名聲大振,要糧有糧,要錢有錢,于是開始招兵買馬,整個馬氏家族的發展,好生興旺!
“馬氏三常”,是方圓數百里內成功的典范,是周邊的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而馬族長,順理成章成了“教子有方”的典范,享有崇高的聲譽。
馬族長自是受之無愧,但這教育子女的工作還得繼續。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實在沒有把握,把馬良和馬謖,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培養成材。
馬族長經受了三次打擊,承受能力自然加強了,這心里反而放開了,過得也踏實了!
家族的事情,三個兒子各司其職,隨便就搞定了。他就索性放手,每天還是按照老規矩,親自教育兩個兒子,并沒有特別的期望,倒也過得非常充實。
馬族長的這兩個兒子,還是一樣的優秀,學習天賦非常之高,在族學里,是當之無愧的神童。
特別是馬良,因為出生就有白眉,被冠以相貌清奇,生具異象,認為長大以后應該是很有出息的,從小就受到了家族的重點培養。
因為家有佳兒,而且不止一個,馬族長是讓人羨慕的對象,但他自己卻沒有半分喜意,因為馬良的十四歲生日,馬上就要到了,還不知道會出什么幺蛾子!
也許是事不過三,也許是苦盡甘來,馬族長這第四個兒子馬良馬季常,并沒有出現意外,還是一如既往的聽話,并在十四歲的那年,給了他一個天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