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因為那幾年夢境中的經歷,被動接受了不少的東西。
雖然他自己一直不敢相信,但在他的頭腦里,領先了兩千多年的知識和觀念,在潛移默化地起作用。
所以,馬謖的學識和眼界,不是那些普通同窗能比擬的,即便是妖孽如諸葛亮、龐統,也有所不如。
好在馬謖已經徹底改變性格,已經不太喜歡張揚,這才沒有讓他顯得特別。
漢末私學的數量已經超過官學,是因為當時的政局不穩定,地方官府把經費都用于兵事,官學收受學生非常有限,士子入學機會較少。
就算是相對安定的荊州,有重視教育的劉表主政,他創辦的官學,能收受的學生還不到一百名。
當時官府允許開辦私學,也是用來彌補官學的不足,但私學因此日益擴展,到東漢末年,收受的學生高達六成以上。
龐德公這等大儒,聯合創辦的私學,名氣比當時的太學還大,因為自從董卓專權以后,朝廷的太學已經名存實亡。
士子們進入有名的私學,向大儒專習經業,也可入仕做官,或給士族官員充當幕僚,因此,有名的私學,更受人追捧。
日子過得飛快,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馬謖雖然刻意低調,但他要想順利畢業,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還是需要顯露一些真才實學的!
雖然他的才能都與所學扯上了關系,但在鹿門書院這么多天才妖孽面前,還是顯得比較突出。
因為同樣喜歡軍謀,馬謖表現出不凡的才略,他同諸葛亮、龐統、徐庶等成了至交好友。
這一年的集體學習,馬謖得到的好處,不僅僅是學業上的成就,而且也有不少的社會實踐和經驗,是一種全方位的提升。
鹿門書院的歲考如期舉行,馬謖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回到馬家河自學。
馬謖已經是十六歲了,一天除了讀書練武,就沒有什么正經事情,他有點坐不住了。
因為他的幾位兄長,都是在十六歲左右,就在家族獨當一面,而且成就驚人,為馬家做出了不少的事情。
馬謖雖然是家里最小的,在家里非常受寵,但他潛藏的表現欲,讓他不能安心讀書。
馬謖雖然是鹿門書院的高材生,但他在書院偏好軍謀,讀書也以兵書戰策為主。
他的所學,暫時給家里還真幫不上忙,有點文不成武不就的味道,這讓他頗為尷尬!
好在他還有夢中天書中的記載,這一年多來,他每每在無人的時候翻看,都有一些新的感受。
他對夢中天書一直念念不忘,想要證實里面的一些事情,把一些可行的技術,用在現實之中。
以前在鹿門書院雖然也是獨住,但沒有條件做其他的事情,現在回到家里,馬謖習文練武之余,就會到處看看,有什么東西現在能夠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