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厲兵秣馬,準備在曹操南征以后,在最艱難的時刻加入到劉備集團,這種雪中送炭,應該能得到劉備的重用。
因此,他對荊州的動向非常注意,除了讓四哥馬良隨時提供消息,還專門派了數名斥候,專門在襄陽打探、傳遞消息。
收到劉表死亡的消息以后,馬謖考慮再三,覺得兵荒馬亂的,還是家族的安全第一,他留下一大半私兵保護家族的安全。
他帶走的軍隊,就是那一百余精騎和一千多名投槍手,前往襄陽,準備與劉備匯合。
但因為馬謖對這場戰爭的時間本就模糊,他也沒有料到,劉備的主動撤退如此之快,等他的斥候趕到襄陽的時候,劉備已經往江陵走了數天了。
知道劉備是帶著百姓一起走的,追上去并不困難,但已經有曹操的大軍在后面急追,到處都是斥候,馬謖的部隊,無法行軍。
馬謖知道,一旦讓曹操發現他這一支小部隊,只有投降和被滅殺兩條路可走,因此,只有另想它法。
好在馬謖現在已經不是紙上談兵,在平時訓練私兵的時經常在野外拉練,還經常外出實地考察地形,他知道還有一條路通往長坂坡。
雖然路途要遠不少,但這條路比較偏僻,應該不會被曹操發現,而且馬謖的軍隊,因為訓練有素,在這條路上急行軍并不難。
馬謖當機立斷,帶領軍隊抄小路趕往長坂坡,還算順利。
這條路還有一岔路可以趕往江陵,比從長坂坡繞道要近了百余里,馬謖卻不敢抄近路到江陵等劉備。
因為在他的夢境中的記憶里,劉備長坂坡敗退以后,并沒有能夠退守到江陵。
就他這一千多人馬,師出無名,想要自己攻下糧草軍資頗豐的、戒備森嚴的江陵,就是一個笑話!
如果是曹操或者劉備帶兵前往,因為他們的威望和地位,就可以傳檄而定。
馬謖毫不猶豫領軍趕到長坂坡,剛好碰上張飛讓手下拖樹枝施展疑兵之計。
他一見機會難得,也沒有驚動眾人,指揮部隊在當陽河邊的一個要道上,做好了埋伏。
和張飛寒暄過后,馬謖讓張飛先退走,他要代替張飛斷后。
張飛只看到了馬謖一人,不知道他的伏兵,自然不同意馬謖斷后,并告訴已經斷橋一事,言下之意,曹操一時半會追不上來。
馬謖卻說:“張將軍難道不是誘敵之計嗎?曹操看到你斷橋以后,認為你是心虛,很快就會搭橋過河,毫無顧忌地追擊,剛好給他來個伏擊!”
張飛搖了搖頭說:“我是真的怕他追上來,才斷橋阻止,雖然未必奏效,但也能爭取一些時間。我要是有一千精銳士卒,就能打他一個漂亮的伏擊,但我只有這二十余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馬謖說道:“我這次來投奔張將軍,可不是單人獨馬,我把家族大部分士卒都帶來了,步騎加起來共有一千余人。看到張將軍單人獨馬攔住曹操數十萬大軍,我就已經做好伏擊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