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曹操是知情者,并沒有追究他的責任,而且還是禮遇有加,讓蔣干心中頗為感動!
現在曹操的眼光落到自己身上,蔣干也不好裝傻,只得站起來說道:
“某前日空往江東一趟,未得成功,深懷慚愧。今愿舍身再往,務得實信,回報丞相。”
曹操要的就是蔣干這句話,聞言大喜,生怕蔣干反悔,即時令蔣干上船。
蔣干還是帶著那個小童和兩個駕舟的仆人,徑到江南水寨邊,便使人傳報。
周瑜一聽蔣干又來了,不由大喜道:“吾之成功,只在此人身上!”
遂囑付魯肅:“子敬,去請龐士元來,為我如此如此。”
襄陽龐統,字士元,在荊州名氣不小,號稱鳳雛,與諸葛亮齊名,他到江東游歷,也有尋找明主的意思在內。
因為龐統也是酷愛兵法,因此,在鹿門書院學習的時候,龐德公因材施教,主要教授他軍略,而諸葛亮偏重于政略。
這也是龐德公的一點私心,讓自己的侄兒和諸葛亮各有所長,并駕齊驅!
龐統游歷江東,自然要找人論戰,一般的將領他還看不上眼,就直接到潘陽湖找周瑜切磋。
周瑜自然不會親自和他論戰,但部下那些將領,包括呂蒙在內,都敗在龐統的手下。
雖然是紙上談兵,但也令周瑜刮目相看,準備親自把龐統推薦給孫權,但也怕看走眼了,所以,就把他留下來繼續考驗。
因為龐統在論戰中,特別重視軍隊的紀律性,強調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這樣的軍隊,使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所以,周瑜讓龐統暫時擔任法曹,外人并不知道,在訓練中由龐統負責軍法的實施和解釋等,得到了周瑜的認可!
這次與曹操決戰,周瑜把龐統帶來了,暫時作為私人智囊,準備戰后推薦給孫權。
周瑜在和諸葛亮確定用火攻之計以后,也曾經問計于龐統:“破曹當用何策?”
龐統對周瑜說:“欲破曹兵,須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著火,余船四散;除非獻連環計,教他釘作一處,然后功可成也。”
周瑜深服其論,所以,等闞澤獻詐降書成功以后,認為獻連環計者,非龐統不可!
因為龐統在荊州有鳳雛之稱,而且本身并沒有加入任何陣營,與劉備、孫權兩方勢力也沒有任何瓜葛,由他給曹操獻計不會被懷疑,肯定能夠被采納。
因此,周瑜找到龐統,商量讓他去江北獻計的事情。
對和曹操的這場大戰,龐統還是相當想要參與的,但因為還沒有加入江東,頗為惋惜。
現在有機會獻計,龐統并沒有拒絕,但提出自己一時找不到進身之階。
他的這個擔心還是有道理的,龐統又不是真的去投靠曹操,更不能無緣無故跑過去給曹操獻計,總得找一個見面的機會。
只要有機會與曹操對話,龐統肯定能夠把話題引到這次戰爭上,再尋個理由,輕描淡寫的把連環計獻上去,也有把握說服曹操用這個連環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