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趙云是上午取得桂陽城,張飛是午后取得武陵城。
但晚上趙范的酒宴還未結束,趙云到手的城池又易手了,又被趙范拒之于城外,這樣一來,他取得桂陽城池的時間,反而落到了張飛之后。
趙范見趙云領衛隊出城,心中害怕,也不敢和趙云對陣,就下令軍士緊閉城門。
趙云雖然接受了趙范的投降,按照諸葛亮的吩咐,為了不引起恐慌,他并沒有派兵接管城防。
回到城外的軍營,趙云心中郁悶,他的三千軍馬,強搶攻城門可不好打,弄不好就損失慘重!
忽然有軍士來報:“趙范手下將領陳應、鮑隆,引五百馬軍前來投降。”
趙云在酒桌上,酒后和趙范翻臉,當時這兩人虎視眈眈,第一個站起來想要動手,他心知兩人必是詐降。
趙云有心利用他們兩個的詐降破城,也不點破,還親自把兩人迎到營內,讓手下裨將給他們安排營地休息,暗中卻教手下嚴密監視,第二天再做道理。
第二天清晨,趙云尋思著如何利用陳應、鮑隆,將計就計,擒拿趙范,再次攻取桂陽城。
趙云雖然也是智將,在戰場上把握戰機的能力很強,但卻不是當軍師的料,他思來想去,不得要領,沒有想到一個好的辦法!
氣惱之下,趙云思量,索性就把陳應和鮑隆都殺了,利用那五百軍卒詐開城門,再次奪城。
忽然,探馬來報,軍師諸葛亮領大軍前來相助,只在十里之外。
趙云一聽大喜,就領著包括陳應、鮑隆在內的一眾將領,前往迎接孔明到來。
陳應、鮑隆看到諸葛亮又帶來上萬兵馬,兩人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桂陽肯定是守不住了!
他們心中畏懼諸葛亮的謀略,兩人悄悄商量以后,決定真降。
諸葛亮在帳中坐定,聽趙云匯報完軍情以后,就把陳應、鮑隆叫到帳下,準備詢問情況,他們兩人做賊心虛,沒等諸葛亮開口,陳應主動說道:
“昨日在酒宴上,趙范欲用美人計賺趙將軍,可謂不仁。他見趙將軍怒出,害怕將軍不利于他,就讓我兩人過來詐降,趁將軍不備殺之。我兩人本不敢來,又怕他加害,因此假意答應于他,實際上是真心來降。”
孔明一聽心中大喜,也不問真假,就讓兩人仍按詐降之計行事,詐開桂陽城門。陳應、鮑隆連夜到桂陽城下叫門道:
“我等已經殺了趙云回軍,請趙太守商議事務。城上守將用火把照看,果然是同僚陳應和鮑隆,軍隊也是自家軍馬,不疑有詐,打開城門放入,并急報趙范。
趙范接報,急忙趕過來察看,被趙云拿下,諸葛亮統領大軍入城,安撫百姓已定,寫下捷報飛報劉備。
孔明責備趙范的反復無常,他如實說出以嫂許嫁趙云之事,只是想攀一門親戚,以為照應,并無歹意。
孔明對趙云說道:“此亦美事,公何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