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出來了以后,尋龐統不見,剛要回家,又被孫權召回。
孫權詢問魯肅把把江陵借給劉備之事,但他心中只有一個大概的框架,并沒有具體的方案,孫權也不想勞神,就叫來自己的心腹干將呂蒙,讓他協助魯肅,商定一個穩妥的方案。
……
……
馬謖離開武陵以后,一路馬不停蹄,帶著衛隊趕到江夏以后,劉備已經離開,伊籍陪同馬謖來到公安,終于見到了精神頗佳的劉備。
劉備對馬謖在武陵的表現非常滿意,不吝贊美之詞,坦言這次換他回來,要借重他的智謀,應對江東索要江陵的事情。
表面上,江陵是諸葛亮派趙云用計偷襲成功,實際上,是陳矯暗中獻城。不管怎么樣,江東肯定是不愿意的!
魯肅曾經代表周瑜到江夏索要過一次,被諸葛亮用言語打發,但他也給魯肅留下了話柄,就是承認了江東對下面縣鎮的占領權。
諸葛亮現在被劉備任命為軍師中郎將,可是一個大忙人,已經前往臨烝,督令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負責調整賦稅,充實軍資。
諸葛亮臨走之前,也不放心江陵郡的事情,給劉備出了個主意,實在不行就向魯肅寫下文書,把江陵借過來。
諸葛亮明面上是借江陵,實際上打好了如意算盤,就是要賴住江陵!
諸葛亮料定,江東不敢出兵硬搶,只要把江陵控制在自己手上,能夠征到兵丁、賦稅,增強實力,所有權其實并不重要。
對如此一個要地,劉備也不想歸還,就算是現在仍然控制在江東軍手中的幾個縣鎮,劉備也不想放過。
劉備和諸葛亮一直在想,怎么才能把那幾個縣鎮控制在自己手上。江東在那幾個縣鎮和隘口留下的兵卒雖然不多,但一直不退,劉備也不能動武,還真沒有好辦法。
劉備畢竟是以誠信聞名天下,要讓他不講信譽硬搶,還真拉不下這臉面!
劉備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不由想起了馬謖,因為這江陵城能夠得手,還是得益于馬謖、張飛和曹操的交涉。
劉備認同了馬謖的能力,就把馬謖調回來,專門處理和江東交涉江陵的問題。
劉備明確告訴馬謖,江陵郡絕對不能還給江東,還要把江東控制的那些縣鎮和隘口要回來,但又不能失信于江東、更不能失信于天下!
馬謖接到這個燙手的山芋,一時也沒有辦法,就帶著衛隊,到各個縣城巡察,先考察一下江東對縣鎮的掌控情況。
劉備在公安整頓軍馬,聽聞孫權合淝兵敗,損兵折將,一無所得,已回江東。
劉備也怕孫權老羞成怒,動用武力強搶江陵,就召回孔明商議。
兩人正談話間,伊籍從江夏來報,公子劉琦病亡。
劉備聞之,痛哭不已,孔明勸道:
“主公節哀,生死有命,主公勿憂,恐傷貴體。現在江夏無人鎮守,可急差人前往守御城池,并料理葬事。”
劉備問道:“江夏重地,不可有失,誰可去鎮守?”
諸葛亮早有定計,就對劉備說:“非云長不可。”
劉備的手下人才雖然不少,但大部分都跟隨他的時間不長,真正能夠信任的將領,還是關羽、張飛和趙云。
現在趙云鎮守江陵,無法分身。張飛屯兵公安,等于是劉備的保鏢,也就夏口的關羽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