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夫妻在公安重逢,兩個心情難以言表,諸葛亮安排宴席,為劉備夫妻慶喜,并賞賜眾將。
劉備回到荊州以后,雖然孫權口頭上把江陵作為嫁妝給了劉備,諸葛亮也從呂蒙手上接過了所有的防務,但江陵城依然是魚龍混雜,情況非常復雜。
也許是因為面子的原因,也許是為安全著想,劉備并沒有把治所放在孫尚香的江陵城,而是在公安大興土木,建立行宮,與孫夫人同住。
劉備在建業不告而別,畢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雖然途中順利,劉備也怕孫權借此事大做文章。
劉備以前沒有立足之地,做事只講信義,不顧后果,那是因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現在他有了自己的地盤,這些地盤來之不易,劉備分外珍惜,自然害怕孫權撕破臉皮,正想著如何緩和一下兩家關系,人報魯肅來到。
劉備大喜,也不管魯肅是什么來意,反正對自己來說,都是和孫權搞好關系的一個機會,就親自到城門口把魯肅接進來,擺開宴席熱情接待。
魯肅把帶給孫尚香和劉備遺留在東府的物品,交割給諸葛亮,在酒宴上并沒有提劉備不告而別的事情,表達了孫權的誠意。
劉備大喜過望,投桃報李,給老夫人和孫權準備了很多禮物,教孫乾親自跑一趟建業,促進孫劉關系正常化。
魯肅辭別劉備,并沒有直接回建業,而是按照孫權的吩咐,順道去柴探望周瑜的病情。
周瑜的病體已經好轉,但他對江陵被劉備占住之事,還是耿耿于懷,對孫權把江陵作為嫁妝,拱手送給劉備,心中非常不滿。
周瑜百思不得其解,就叫人請來了龐統,想要和他一起參詳,并制定一個進攻荊州的計策。
龐統因為被孫權棄用,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從建業回來以后,辭了周瑜軍中的差使,準備找個機會離開江東。
但現在形勢不太明朗,他也沒有好去處,只能繼續等待機會。
接到周瑜的邀請,龐統心中早有計較,自然不會替他定計取荊州,他已經得罪了曹操,可不想再得罪劉備,而且劉備還是他準備投靠的對象。
龐統卻不過周瑜的情面,雖然婉拒了幫他進攻荊州的事情,但還是隱晦地點出了孫權對周瑜的猜忌和不想讓周成為實權江陵太守的用意。
周瑜本來是一個聰明人,但當局者迷!也許是因為對江陵的執著,他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能力,對龐統的提醒將信將疑!
周瑜心中認為,自己忠心可鑒日月,并沒有不軌之心,孫權自然就應該投桃報李,無條件信任自己!
因此,周瑜并沒有將龐統的提醒放在心上,反而認為龐統胸襟不夠大,有離間自己和孫權關系的嫌疑。
周瑜反而怕龐統壞了自己的計策,并沒有和他深談,自己苦思數日,又得一計,想要等魯肅來了以后,再上報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