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是益州屈指可數的世家大族,培養自己在官府的代言人是必須的,但成都的世家林立,官位也是處于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算是張家,也只有少數杰出的子弟出仕,而且大部分都是各個縣衙的低級小吏。
張家出仕的官員,能在劉璋手下排上號的并不多,現今也只有張肅、張松、弟張任三人。
其中張肅和張松是親兄弟,張任是出身張家旁支,張松兄弟是文官,張任是武將。
張松兄弟兩人都能夠在劉璋手下占據較高的職位,主要因為張松之父是張家的族長,而且與劉璋之父劉焉有私交。
當年張父本來也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而且因年事已高已經離職。
但他眼光獨到,在劉焉為監軍使者、益州牧,初到益州之時,就跟在賈龍后面,迎接劉焉進入益州,并提供了大量的錢糧。
劉焉平定益州以后,張父自己并沒有接受劉焉的封賞,而是把出仕的機會留給了自己的長子張肅。當然,也是張家兄弟的才華出眾,這才能堵住數萬張家子弟的悠悠眾口。
作為張家這個大世家的掌舵人,張族長雖然當年官位不高,但在家族有著很大的權勢。
利用家族的資源和人脈,不遺余力培養自己的兩個兒子,讓他們得到良好教育的同時,還能夠輕松出仕。
張肅,字君矯,是張松的兄長,長得很偉岸,氣度威嚴,很早就得到了劉璋的重用,曾奉命出使結交曹操,被曹操辟為丞相府椽,拜廣漢太守。
張松雖然自幼聰明過人,但因為長相古怪,父母并沒有嫌棄他,把他和大兒子張肅一視同仁,一樣的悉心培養。
但勢利是人的天性,親朋好友為了討好張肅,貶低張松就在所難免!
在那個時候,非常注重官員的儀表,甚至比才華還要重要!哥哥張肅可謂優勢占盡,不但長相俊美,而且是嫡長子,是家族的法繼承人!
就算張松同樣的英俊瀟灑,才華出眾,也會被哥哥的光芒所掩蓋,讓人區別對待,因此,張松從小就有些自卑,形成了比較偏執的性格。
好在張松并沒有甘于現狀,更加想要出人頭地。
他把哥哥張肅當做自己超越的目標,他更加努力學習,加上他的記憶力驚人,辯才無雙,年輕的時候,就在西川才名卓著。
憑著自己的才華,加上張家的影響力,張松被愛好虛名的劉璋聘為別駕從事。
剛開始的時候,張松也想好好報答劉璋的知遇之恩,經常替劉璋出謀劃策。
但因為他性格偏執,好走偏鋒,而且容不得不同意見,與劉璋手下的官員辯論,但憑自己的好惡,不論是非。
劉璋雖然不是明主,但對張松的強詞奪理還是不太喜歡,因此,他并沒有得到劉璋的重用。
這次出使結盟,張松不想讓哥哥張松專美于前,想要憑著自己的才華得到曹操的重用,徹底超越哥哥張肅。
對這次出使的機會,張松勢在必得,在出來與其他官員論戰之前,他就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與好友法正、孟達等人曾經在一起謀劃了好久不,早準備好了說辭。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是名士法真之孫,與同郡的好友孟達一起入蜀依附劉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