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南四郡,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但因為地處丘陵地帶,地勢險要,交通不便,征伐起來相當困難。
劉備說是平定了這幾個郡,實際上只是攻占了郡城。
而其他縣鎮,大部分都沒有派遣官員去治理,全靠當地的世家大族選出代表,代為管理。
劉備也沒有想著徹底掌控這些地方,他主要是想征收軍糧和賦稅,用來養軍。
荊南與江東直接接壤的是長沙、桂陽兩郡,離江陵行程最近的是零陵郡,最遠的是桂陽郡,所以,當初劉備平定荊南,首選就是零陵。
武陵郡雖然路程也差不多,但都是崎嶇山路,反而難以到達。
呂蒙接到孫權的命令以后,為了打關羽一個措手不及,并沒有先攻鄰近的長沙,而是領軍從柴桑繞行到桂陽。
呂蒙誘降了桂陽郡守以后,關羽還被蒙在鼓中。
從桂陽順道取長沙,呂蒙又用欺騙的手段,兵不刃血取得了長沙城的控制權。
這兩個郡,呂蒙輕易傳檄而定,主要是因為雙方本來是盟友關系,這幾個郡幾乎處于不設防狀態,每郡的兵力不足兩千,自然難以抵擋呂蒙兩萬大軍的突襲。
劉備取得西川以后,手下信得過的官員嚴重不足,又從荊州調走大量有經驗的官員,荊南的郡守,又回到了劉表過去的老路,交給了當地的世家大族。
這些世家大族,可不會對誰忠心,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當初,孫權派官員來接收三郡,關羽只是派人通知了一遍,并沒有派出軍隊威懾,但孫權派出的官員,全部被這些郡守驅逐出境。
因為孫權并沒有安排他們的職位,郡守要是違背關羽的命令,把城池交割給孫權,等于失去了自己的權位,他們自然不會束手就擒,按照關羽的命令辦理。
現在呂蒙領兵前來攻打,呂蒙承諾保留他們現有的官職,他們為了保住身家性命和家族利益,毫不猶豫選擇了開門納將。
所以,呂蒙幾乎沒有受到抵抗就平定了兩郡,但到了零陵以后,就遭到了郝普的激烈抵抗。
其實,郝普在零陵城的兵力也是不足兩千,長期抵擋呂蒙的兩萬大軍,肯定是不行的。
但呂蒙出兵已經半月有余,郝普早就得到了他進攻荊南的消息,他及時收縮兵力,據城而守,呂蒙要想強攻城池,顯然不是一、二天就能破城的。
零陵離江陵城的行程不足三日,郝普在三天前已經派出信使求援。
他認為關羽的援軍很快就能到來,所以,盡管兵力不足兩千,郝普還是毫不畏懼地與呂蒙對峙。
郝普并不是一勇之夫,自然不會出城與呂蒙硬拼,而是緊閉城門,據守待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