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呂蒙搶占了荊南三郡,但這剛好是劉備要歸還的地方,而馬謖伏擊呂蒙成功,地點剛好不在歸還三郡的范圍之內。
雖然雙方均已出手,所幸劉備和孫權并沒有撕破臉皮全面開戰,為了防止事態惡化,劉備當機立斷,立即讓關羽停止進攻,準備遣使與孫權求和。
劉備害怕關羽因丟了三郡之地拉不下臉面,不聽軍令,一意孤行,繼續攻擊江東,專門派簡雍過來傳信。
好在有甘寧充當攔路虎,關羽本來有點騎虎難下,有了劉備的命令,馬上停止了進攻。
劉備得了簡雍的回報,這才放下心來,在公安召集一眾謀士商議,坐鎮襄陽的馬良也專程前來。
事情緊急,劉備也沒有說太多的開場白,就直奔主題,問眾人道:
“我欲把荊南三郡還給孫權,雙方重歸于好,誰可為使?”
伊籍站起來說道:“某愿往。”
簡雍也站起來說道:“某亦愿往。”
因為馬良在荊州主政,事關荊州三個郡的交割,馬良是一個非常合適的人選,本來他也想請命,但看到是簡雍和伊籍在前,猶豫了一下,并沒有站起來和他們相爭。
劉備本來想讓伊籍充當使者,但在這次荊州的爭奪中,關羽完全落于下風,劉備能夠扳回面子,就是因為馬謖伏擊呂蒙的那場勝利。
他已經拿定主意,暫時不會封賞馬謖,這份功勞自然就要算到馬良頭上。
看到馬良并沒有出列領命,劉備就假裝難以決斷的樣子,用眼光巡視眾人,落到馬良身上,才開口說道:
“機伯和憲和,自然都是極好的人選,讓我好難決斷!但這次出使江東,畢竟事關荊州,自然是熟悉荊州事務的人更為合適,不知季常可敢前往江東一行?”
馬良本來就想前往,欣然領命。
劉備大喜,遂作書具禮,令馬良先到益陽,知會關羽以后,然后前往江東。
關羽對割讓三郡之地給江東,本來非常不寧愿。但現在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三郡已經到了孫權手中,他也沒有把握搶奪回來,一聽劉備要名正言順交割給孫權,并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但內心對孫權充滿了怨恨。
馬良到了陸口,向守城軍士通報了姓名,求見孫權。
孫權一聽荊州來人,料必是前來講和,心中松了一口氣,馬上讓馬良進見。
孫權對荊州的渴望讓他行險一搏,但真的把三郡拿到手以后,他反而害怕劉備不顧一切開戰。
馬良見了孫權,非常禮貌地用見諸侯之禮拜見,孫權也非常恭敬地還禮,然后故意說道:
“劉皇叔答應歸還荊南三郡,關將軍遲遲不肯交割,現在我竟自取了,你到此何為?”
馬良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