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一聽華歆可以用計除去曹植,頗為心動,回答道:
“子建才華過人,恐難讓他中計!”
華歆一見曹丕果然有殺曹植的心思,就回答道:
“我聽說曹子建以文才自傲,主上可召入,以才試之,然后可用激將之法,讓他中計,或可讓他羞愧自殺而亡,與主公名聲無尤。”
曹丕馬上想通了華歆的想法,點頭同意,于是,他與華歆“如此……這般”地密謀了一番。
曹丕答應母親不殺曹植,但并沒有說不處罰,更不用去阻止他自殺。
曹丕對此計也非常有信心,就升堂議事,召曹植入見。
曹植在臨淄的時候,那是他的主場,仗著酒勁,才敢放任手下謾罵使者,現在知道哥哥有殺他之心,自然不會給他留下借口,惶恐伏拜請罪。
曹丕開口說道:
“我與你情雖兄弟,義屬君臣,你怎么能夠恃才蔑禮?昔先君在日,你經常以文章夸示于人,博得歡心,我一直懷疑你是用他人代筆。欲辨真假不難,我今天限你行七步吟詩一首。若果能成,則說明你有真才實學,可免一死;若不能,則說明以往文章你多用他人代筆,你還有臉面活在世上?就算你想厚顏茍活,我也要治你欺君之罪,決不姑恕!”
曹植本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以往所有作品,都是自己所做。
曹操也曾經懷疑,曹植預先請了不少槍手代筆做好文章,但經過多次驗證,都證明曹植是有真才實學,這才對這個兒子喜愛有加,差點把曹植立為繼承人。
曹丕自小和曹植一起長大,論學識是比不上弟弟,但要輪到謀略,卻是更勝一籌,當然不認為弟弟是請人代筆,他只是找個借口,挖好了坑,就等著曹植往里跳。
短時間寫出作品不難,但要現場出題,寫出高質量的作品,就算是曹植,也難以做到。
以曹植孤傲的性子,如果寫出來高質量的作品,入不得行家法眼,他寧愿認輸也不會隨便糊弄人,到時候面子掛不住,羞憤之下自殺而亡。
曹植自信滿滿,對曹丕說道:
“請出題。”
曹丕自身的才學也不差,即興出題難不倒他。
他抬頭見大殿上懸掛一幅水墨畫,畫著兩只牛,斗于土墻之下,一牛墜井而亡。
就指著畫說道:
“即以此畫為題。詩中不許犯著二牛斗墻下,一牛墜井死字樣。”
曹植也不答話,背著雙手,抬起右腳,跨出了第一步。
以步計算時間,也是可以取巧的,但曹植并沒有把右腳停留在空中拖延時間,而且在右腳落地的同時抬起左腳走出了第二步。
當然,也沒有疾步而行,而是那種不疾不徐的官步,走到第七步,其詩已成。
曹植出口吟道:
“兩肉齊道行,頭上帶凹骨。相遇塊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泄畢。”
這首詩非常符合曹丕所出題目的要求,文字和意境俱佳,曹丕無話可說。
要是按照曹丕以前那種口是心非的性子,肯定要繼續為難曹植,不知道是因為馬謖已經剽竊了曹植的另一首七步詩,還是曹丕突然轉性子了,他并沒有繼續為難曹植。
曹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