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達算計申家兄弟的時候,申家兄弟作為地頭蛇,在消息方面更勝一籌,他也在算計孟達。
早在劉封、孟達攻打上庸之時,申耽手下的探子,親眼看到孟達的手下殺害蒯祺。
申家兄弟引而不發,就是在等待時機。
看到關于戰敗,襄陽被曹軍收復,而宜都卻被陸遜占領,上庸雖然可以據險而守,但前景堪憂。
申耽兄弟起了異心,當當初他們毫不猶豫投降劉備,就因為他們家族的根本在上庸,離開了上庸,申家的財產馬上縮水八成。
可以說,申家是上庸最大的地主,他們差不多占據了整個上庸郡三成的耕地和山林。
他們如果要離開上庸,當初就不會投降劉備,而是舉家搬遷。
所以,他們投降曹操,必須把上庸當做籌碼。
在夏侯尚鎮守襄陽以后,與夏侯尚有一面之緣的申耽,終于聯系上了他。
夏侯尚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對申家兄弟大加稱贊,讓他們做好準備,等待自己前去攻打。
上庸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特別是孟達親自鎮守的上庸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申家兄弟要想建功,最好的辦法就是策反孟達。
得到夏侯尚的接納以后,申家兄弟開始行動。
他們早就看出劉封和孟達不和,而且孟達特別渴望榮華富貴,就設計先離間兩人、然后策反孟達
他們暗地里放出孟達殺了蒯祺的流言,剛開始的時候,孟達并不太在乎,后來突然變得比較緊張起來。
尤其是這兩天,監視孟達的探子發來情報,孟達收到一封密信以后,變得坐臥不安。
申家兄弟昨天也接到夏侯尚的密信,讓他準備充當內應,他半月后領軍前來上庸。
雖然覺得時機還不成熟,但事情已經迫在眉睫,申耽親自上門,準備說服孟達歸降。
誰知道,申耽剛進太守府還未坐定,就把孟達喝令手下抓起來,并開口揭穿了他們兄弟要造反的圖謀。
看到孟達的神態,老練的申耽不驚反喜,坦然承認,自己要把城池獻給夏侯尚,并對孟達說道:
“孟太守與法孝直相交莫逆,同時有功于漢中王;漢中王重用法正,對太守也不薄,有法孝直周旋,太守地位穩如泰山。現在法孝直病故,將軍殺害蒯祺的事情敗露,諸葛亮軍師定然不會放過太守,你在西川已經沒有立足之地,我今天是特來救將軍的!”
孟達當然明白申耽的意思,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