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張飛正卸下盔甲,赤膊練武,忽報成都使者至。
張飛不敢失禮,慌忙穿戴整齊,接使者進入,開讀詔旨。
張飛對升官發財,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收復荊州,替關羽報仇。
但這些封賞,是大哥劉備的一片心意,也不能辜負。
張飛看起來粗豪,其實非常心細,他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他一直對劉備保持那種對君上的敬畏。
他特別注重君臣之間的禮節,他接受詔書以后,老老實實望北以大禮拜謝,才起身與使者敘話。
這次大哥讓他整備軍馬,張飛知道,離給二哥關羽報仇的時間不遠了。
心中非常高興,張飛設酒宴酒款待使者。
張飛從使者嘴里知道,劉備不日將親領大軍東征討伐孫權,心中大喜。
張飛很看重感情,在關羽死后,一度沉迷酒鄉。
但張飛畢竟是當世豪杰,沒有多久,就從悲痛中恢復過來,反而武功蛻變,再次突破瓶頸,達到當世巔峰。
在關羽突破瓶頸前,張飛武功略強于關羽,因此,他能夠在葭萌關力壓馬超,取得上風。
關羽雖然假惺惺要來成都與馬超比武,其實心里也有與張飛在武功上一較高低的想法。
在關羽北伐之時,關羽的武功率先達到巔峰,應該能夠壓張飛一頭。
張飛受到關羽死亡的刺激,武功再上一層樓,他對戰勝孫權充滿了信心。
張飛整軍,早日要前往永安,想起昔日與關羽的情意,悲從中來。
張飛要激勵士氣,下令軍中;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
主管軍資的,是張飛帳下兩員心腹將領范疆、張達,掛孝的布匹事情,就著落到他們兩個頭上。
這兩人是在劉備取得江陵以后,前來投效劉備。
他們兩家在荊州屬于中小世家,兩人帶來的私兵只有一百余人。
如此小的本錢,本身是得不到劉備的青睞。
但因為范家和張家,是世代聯姻的通家之好,又都與潘家有姻親關系。
所以,已經出仕的潘濬出面把兩人推薦給劉備。
劉備不好駁潘濬的面子,正不知如何安排兩人。
剛好張飛因為手下缺乏人手,找劉備來要回馬謖,劉備拒絕的同時,順勢把兩人給撥到張飛麾下。
這兩人倒也有真才實學,不但武藝不弱,而且很會做人,很快就取得張飛的信任,且立下不小的戰功,被提拔重用。
兩人本是家族的精英,肩負振興家族的重任。
他們可不想在疆場上搏命,因為他們文武雙全,在管理調撥軍資方面做得很好,很快就成為張飛主管軍資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