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偷襲荊州成功,在臨沮活捉關羽。
因為忌憚關羽的勇武和用兵之能,害怕關羽日后前來報仇,孫權默許呂蒙斬殺關羽。
要說劉備手下諸將,孫權最忌憚的并不是關羽,而是張飛。
因為自從劉備來荊州以后,關羽其實并沒有什么驚人的戰績。
他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劉備、諸葛亮可不敢說他是還曹操的人情,只能是他的敗績之一。
他引以為傲的戰績,除了天公作美,水淹七軍,就是在長沙與黃忠打成平手,還是靠魏延獻城在取得長沙城。
反觀張飛,卻給江東將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當陽河畔,張飛與馬謖聯手打敗曹操,重創曹操名震天下的虎豹騎,非常耀眼。
在追擊曹操的戰斗中,張飛表現得也是可圈可點,搶走了曹操的大部分馬匹,讓保護曹操逃跑的兵馬急劇下降。
在平定荊南的時候,張飛又搶在趙云之前攻破武陵郡,不但勇武過人,而且智計不凡。
在孫權想要讓孫尚香把劉禪帶到江東充當人質的時候,又是張飛挺身而出,一劍砍死周善。
周善的武功,在江東名聲不弱,張飛一招斬殺,他的勇武震撼了江東諸將,直接給他們留下了心理陰影。
在進入西川以后,張飛雖然沒有斬殺名將,但義釋嚴顏、大戰馬超、殺得張郃丟盔棄甲,無不證明,張飛是劉備麾下最為耀眼的、智勇雙全的大將。
因為曾經是劉備的大舅哥,劉備又被孫權在江東囚居了數月之久,孫權面對劉備,有很強的心理優勢,因此,他并不懼怕劉備。
孫權知道,給關羽報仇,自然少不了張飛,他特別忌憚張飛,曾經多次找潘濬商量對策。
潘濬當初做派不投降孫權,但受孫權知遇之恩,自然需要全力以赴。
他主動提出,策反張飛手下的范疆、張達。
范疆、張達雖然在張飛手下混得風生水起,但作為一員副將,也就只有統領五百軍馬的權利,遠遠沒有達到振興家族的目標。
張家、范家無論是人力、財力,在劉備集團都數不上號,并沒有資格在成都占有一席之地,兩家一直在荊州,守著自己祖傳的那些田產。
關羽丟失荊州以后,張家、范家自然是跟隨潘家投效孫權。
因為荊州系很多在成都的官員,家族都失陷在孫權手里,就連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都在荊州居住,因此,劉備并沒有對這些家族官員進行清算。
范疆、張達擔心受怕了一陣子,一看劉備并沒有找自己算賬,這才定下心來。
這才沒有安穩幾日,他們又同時收到了潘濬的密信,以保障兩人家族利益為條件,讓兩人暗中投效孫權。
其所以讓他們兩個暗中投效,孫權和潘濬打好了如意算盤,是想要他們繼續在張飛部下為將,等張飛領軍和孫權軍對陣的時候,兩人突然反水,里應外合,一舉擒殺張飛。
現在要在兩天之內準備一萬套孝服,別說是在閬中這個小地方,就算是在成都,也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做到。
張飛治軍頗嚴,對違反軍令的將士從不手軟,經常親自出手懲戒。
因此,張飛毆打將士很常見,名聲在外!
張飛的氣頭上,即便是范疆張達也不敢頂嘴,害怕觸怒張飛,只得帶人到處搜羅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