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干什么?兩個大
(本章未完,請翻頁)
老爺們待在這么一個房子里那就是個悲劇!”楊萌道:“我去買個手機,還是原來的號碼。我們電話聯系!你洗個澡準備去接阿樂和高培去吧。”楊萌說完起身:“別以為我就是為了撈你的,我是為我兒子要大禮的!”
“哈哈哈,我知道啦!”
楊萌去買了個手機,不過并沒有插卡,手機卡在澤特那里。
他騎著蕭鵬的摩托車回了家:反正蕭鵬一家人現在都在自己家。也不知道他們的家事處理的怎么樣了。
不過等楊萌回到家,首先迎接的是‘父母雙打’:‘你這都有孩子的人了怎么還徹夜不歸?’
“你眼里有沒有這個家?”
“出去鬼混什么鬼混?這么大的人還去夜店玩?”
楊萌真感覺一個頭三個大,你說開始說兩句也就罷了,這兩人話匣子一打開就開始喋喋不休,整整一個小時啊!楊萌耳朵邊都是老爸老媽‘巴拉巴拉巴拉巴拉’的聲音,那叫一個魔音繞梁余音繞耳。
楊萌都快崩潰了,小時候這么罵也就罷了,怎么這么大歲數了還要挨罵?難怪孩子結婚后都要離開父母住,這樣下去真的讓人崩潰。
事實上‘權利’這玩意是漢國所有家庭里一個繞不過的東西,幾乎每個人在成長的環境里,都遭遇過這種情況:就是借著愛的名義,打著為你好的口號卻不斷地嘲諷、打壓、否定、批評你。說白了就是家長為了控制孩子的手段。
在漢國,只要是跟父母孩子有關的,肯定有人說:這父母都是愛孩子的!
父母虐待孩子?那叫做‘教育不當’,本意是愛孩子的。。。。。。
啊呸!其實很多時候就是為了發泄而已。在漢國想要體驗一下做皇帝的感覺那是特別的簡單。只要生個孩子就行,想怎么對待都行。社會上的道德輿論和文化傳承也都說:父母怎么做都是為了愛你,這特么的不是扯淡。
說白了這就是控制欲的體現。
哦,生個孩子就可以對另外一個生命完全掌控?告訴孩子要‘聽話’‘孝順’,這樣的所謂優秀品格,說白了也就是以愛之名精神控制孩子而已。
在臭名昭著里的PUA學里,有一種方法就是教給男孩子如何通過打壓女孩讓對方自卑,從而被調教馴服。大家在看什么‘北都大學生遇到PUA男自殺’‘武漢大學法學女博士被PUA’之類的新聞會發現這些新聞的共同點就是那些男人都是用這種讓女孩自卑的方式控制女孩。而這就和漢國家庭最常見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實是完全一樣的。漢國式教育子女的方式總是在否定和打擊孩子,告訴孩子哪里差,哪里做的不夠好。他們也不會告訴你該怎么做,只是設立一個終極目標放在那里:你做到了,就是好孩子,你做不到,就是垃圾!
都說漢國人走出去有自卑感,現在到處都是舔狗。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大,孩子怎么可能不自卑?
還記得小時候,老媽每次看到電視上有小朋友表演節目都會滿是羨慕的說:“看看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這么小就上電視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當時楊萌聽這話聽得是腦袋都大了,懟了一句:“媽,你舍得花錢給我掏興趣班的錢讓我去上學我也能行啊!”
然后老媽給懟的沒話說,然后再也不說‘別人家的孩子’了,而是用出了更絕的絕招。
最絕的是什么?就是讓孩子有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