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也是臭名昭著的PUA學里對付女孩的辦法。當人犯錯的時候,就用情感去指責對方,然后讓對方委屈、自責、害怕、愧疚等等。
漢國人為什么喜歡道德綁架?因為從小都是在各種被道德綁架的環境中長大的!
“沒有你,我和你爸早就離婚了,根本不可能忍受到現在。。。。。。”
“爸爸媽媽這么辛苦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你?”
“你不好好學習對得起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的工作么?”
“爸爸媽媽沒出息,沒法給你創造出那么好的環境,但是現在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我們會把能給你的都給你!”
“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為了讓你有出息,看看你呢?”
“算了,我就當沒有養過你,等我老了我也不用指望你養,我自己去敬老院自己過。。。。。。”
這些話讓成年人去聽都是滿滿的負罪感!更何況還沒有長大的孩子?每一句話背后都是對對方更強烈的否定和指責!
這種用對方產生愧疚感來讓對方看到自己愛的方式,只會給孩子增加陰影和枷鎖!
而且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殘酷的定律,就是越是受過傷害的越容易被當成施暴者的目標,也就是漢國人說的‘禍不單行福無雙至’!
留意一下新聞,那些什么校園凌霸事件里,大多數的受害者都是那些在原生家庭里被傷害的孩子,什么單親家庭的孩子留守家庭的孩子特別多。她們被傷害后的性格使他們成為欺凌者傷害的目標。
更可怕的是:盡管每個孩子對這種生活都是深惡痛絕的,但是當他們長大后成為父母后,有很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曾經自己最討厭的人。
當然,這不是說孩子不該被教育。孩子的成長和父母的教育很關鍵,畢竟父母的人生經驗對楊萌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如果真不管自己按照楊萌自己的想法來成長,那楊萌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是變身奧特曼拯救地球!
真那樣能行么?
但是到了現在自己都奔三的人了還要這么罵來罵去?楊萌是真接受不了了。
“澤特!去市區買個房子!大點兒的!咱們回市區住去!”楊萌道。
老媽一聽氣道:“什么意思?反了你了?”
楊萌搖了搖頭:“我現在真懷念我在島上的三年。蛋蛋,我的好兒子,咱們走!”
說完他抱著兒子直接走了出去!
“這個混小子!”老媽氣的勃然大怒,看著身邊的龍西廂問道:“西廂,你看看這臭小子!我們做錯了么?”
結果龍西廂點了點頭:“阿姨,叔叔,這事你們還真錯了!”
“啊?我們這是幫著你說話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