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歷來不習慣于冠姓只有‘氏族’和‘部落’。到了今天也是習慣如此。
現在蒙族姓名,要不然就是直接蒙語名字,比如‘巴圖’、‘呼蘭’‘斯琴高娃’之類的;要不然就是蒙名漢姓,這是漢族過去生活或者通婚導致的結果;要不然就是簡化家族名,比如說兀良哈氏,現在就變成了吳姓,孛兒只斤氏變成了包姓;要不然就直接用父親名字的第一個音變成自己的姓氏。
布白倉的名字應該是‘白倉’,意思是‘富倉’。他父親叫‘布仁巴雅爾’,所以他就有了布姓。而他孩子姓白也是用了這個辦法起名字,而且他孩子兒子們名字那叫一個有意思。
他的四個兒子分別叫做‘呼蘭巴日’、‘希日巴日’、‘額日敦巴日’和‘尼斯格巴日’,意思分別是‘黑虎’、‘黃虎’、‘神虎’和‘飛虎’,除了現在在外國生活的‘神虎’外,其余三個兒子系數歸來。
布白倉這幾個兒子也都很有出息:‘黑虎’在附近城鎮里當中學教師,看他那體型楊萌以為是教體育的,結果人家是數學老師;‘黃虎’則是電力公司的技術骨干;‘飛虎’則是做外貿生意,常年游走在外蒙。
但是只要能回來他們都會回來參加這賽馬節:就算習慣了都市生活,這種在草原上策馬奔騰的快感可是在都市生活中得不到的。
人家比賽真的是為了樂呵,三項比賽的冠軍獎金都是一樣的:只有一千塊錢!
這錢夠不夠油費都要另說:就他們運馬的大卡車在這崎嶇的道路來回二百多公里就夠受的!
可是他們也不在乎------反正他們都不差錢,開心比什么都重要。
不過托賽馬節的福,楊萌等人終于有一天晚上沒有喝醉。。。。。。
這布白倉是徹底把楊萌一行人給喝服了!
到了賽馬節的那天,凌晨四點所有人就都起來忙活:準備‘卓都格’,也就是‘搏克手’穿的服飾。當數學老師的‘黑虎’在當地可是有名的‘搏克手’(蒙古摔跤手)。
這搏克手的穿著可是很講究的,他們的服飾是從古代武士的鎧甲演變而來:身上要穿著‘卓都格’,也就是用牛皮制作的短袖坎肩;脖子上要戴著‘章嘎’,也就是纏滿布條的項圈,這些布條是歷次比賽獲勝的象征布條,看著三兄弟的‘章嘎’嚇了楊萌一條,上面纏著滿滿的布條,楊萌以為他們是那種頂級‘搏克手’,結果‘黃虎’說了實話:他們小時候互相摔贏了后都會掛上個布條。。。。。。
除此腰上則要穿著紅黃藍三色的圍裙,這叫做‘西里布格’;用白布制作刺繡圖案的寬大摔跤褲叫做‘班澤樂’,再踩上厚重的蒙古靴,這搏克手比賽的時候,這些裝備可是缺一不可。
而布白倉則把他珍藏的蒙古角弓拿了出來,別看他歲數大了,但是還是要參加射箭和搏克比賽------當然,后者就是湊個熱鬧。
對布白倉來說,他的這把弓可是他最重要的東西,那是一個純手工制作的傳統蒙古角弓-----這樣的射箭比賽用的可都是傳統角弓。
制作傳統的蒙古角弓用的主要材料是木頭,選擇彈性好的樺木作為弓胎,一面沾上牛角,另外一面則貼著牛蹄筋,從原材料的加工到做成一把弓需要一百多道工序!
光工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