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鎮地方不大,民風淳樸,街坊鄰里走動頻繁,相互之間關系極為和睦。幾百年前,這一代生活著一支名為“金騰”的地方種族,擁有過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盛產技藝高超的鐵匠。研究過金騰歷史的人認為,那些實際上是擁有煉器天賦的修行者,因缺少機緣未能走到修行之路,反而成了打造兵器的高手。
獨特天賦沒給金騰族人帶來好運,國戰時期,頻繁的戰爭使得這個種族的人口不斷減少,等到圣祖統一天下,殘余族人全都集中到江寧,自此扎根。
幾百年變遷,當初的那個小族已被同化,祖先的榮耀和金騰文字一樣只剩下遙遠的回憶,現如今,只有核心處的人在辦大事——譬如婚喪,仍保留著一些故老習俗。
雪地中,鐵匠的葬禮正在進行,依照金騰人的習慣,有過從軍經歷的他是寶貴的戰士,死后應享受最高規格。但他是孤兒,尚未成家留后,上一輩的幾個親戚也在此前的戰爭中逃亡,不知是死了還是留在別的地方,竟然都沒回來。此外,鐵匠身遭橫死,官府要通過驗尸查案,一來二去,入土時間也已經錯過。
沒奈何,幾位頗有威望的老人商議后決定簡辦,繁文縟節盡免,直接送葬入土。結果在送葬這個環節又遇到麻煩,鐵匠既無家人也沒有親戚,找不到哭喪的孝子孝女。
無人哭喪,意味著死者沒有歸屬,即使沒了傳統,金騰人也不忍心看到那種事情發生。況且鐵匠幫過很多人的忙,有很好的名聲。
最終,鐵匠鋪的兩個徒弟,周圍兩家得到過幫助的人“奉獻”出自己的女兒,勉勉強強把送喪的隊伍湊齊。
金騰族已很久沒有戰士,葬禮雖然簡陋卻有一些獨特之處,圍觀的人異乎尋常的多,適逢天色初晴,被風雪困久了的居民紛紛走出家門,孩子們在雪地里來回奔跑,大人們交頭接耳,所說大多與鐵匠有關。
“石頭打小可憐,爹死的早,他娘跟著別人跑掉。”
“......這孩子老實,性子一直沒變。”
“老實人到哪兒都受欺負。石頭當兵被人使喚,打仗不懂得逃,白白斷了一條腿。”
“......不是手藝好,早被人殺了。”
“聽說還有幾個遇害,全都當過兵。”
“......官府查不到兇手?”
“我看是不敢查。”
“聽說是因為那件大案被連累......”
“別亂講!”
不夠熱鬧的哭聲與議論聲中,送葬的隊伍離了鎮子,雪地難行,圍觀的人漸漸少了。不知何時,車老板出現在人群當中,一直跟著隊伍去了墳地。
落棺,時辰差不多也要到了,天寒地凍,大家都很辛苦,哭喪者的眼淚也不夠多。看到這種情形,主持的老者索性決定免去和戰士無關的多余環節,下令入土。
周圍仍有些好奇的孩子問這問那,旁邊便有懂行的人解釋。等把準備工作做完,兩個小徒弟把師傅的遺物搬到挖好的墳坑邊上,一個跳下去躺倒打幾個滾,名為暖床,意為死者長眠于此,生者的陽氣可以驅除陰寒。完成這項,再把陪葬的遺物放進去,棺木前頭燃魂燈,點亮歸家路,親人拜謝力士——也既抬棺的人,之后便可正式入土。
鐵匠是戰士身份,魂帶血煞,易遭兇鬼惡魂纏身,族人要將他的兵器安放在周圍,卻不是放到棺木里邊。這里面也講頭,放在附近方便死者隨時拿起來戰斗,不放進棺木是希望他來世安康喜樂,擺脫戰場搏殺的命運,除非死者臨終時有言在先,另當別論。
石頭當兵時配的軍刀早已歸還軍隊,徒弟們便將他后來打造的幾把刀具拿出來,準備安置。就在這時,車老板忽然自人群中走出,攔住他們。
“請等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