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也不會費盡心機地挖通巖洞。
弄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了。
站在起重機前。
陸羽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
接下來,目光隨意的一瞥。
突然讓他心里一動。
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那些廢棄的石料上。
建造起重機的目的,無非就是了搬運重物。
否則,將毫無意義。
歐利迪亞的長耳石像,遍布海島四處。
大大小小,幾乎隨處可見。
在生產力并不發達,所有勞作都要依靠人力的原始社會,要想把這些石像,搬運到合適的位置,絕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起重機就應運而生了。
此外。
島內的地下水系,非常龐大,四通八達。
將建好的石像,利用起重機搬運到船木筏走水路,就能完美解決掉搬運的問題。
腦海內的靈光一閃。
漸漸讓陸羽想明白了這里面的來龍去脈。
把自己的猜想,與觀眾們講了一通后。
他繼續又說:
“石材放到船筏上,等到雨季到來,暗河水位上漲,自然會將木筏浮起,運到想運到的地方。”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整個北岸,絕對不止這一處巖洞。”
“歐利迪亞人的運輸系統,應該遍布整個島嶼……”
“暗河的潮起潮落,與海水潮汐完全不同,控制水位的唯一辦法,就是地下水存儲量達到峰值,當大氣降水量,達到預期,河水的水位自然而然就會上漲,產生巨大的浮力。”
“而判斷暗河水位上漲的關鍵,除了節令氣候,還有一種最為直觀的辦法,那就是神廟的泉眼。”
“一目了然,天衣無縫。他們應該就是用了這個辦法,才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水力運輸自古有之。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聚水而居的部族,就已經學會挖木取舟,代替步行。
埃及的胡夫船,華夏的京杭大運河,全都是水力運輸的杰出代表。
說起來,聰明的古歐利迪亞人,應該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利用島內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為自己挖掘出了無數條純天然的大運河。
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陸羽隨后又在起重機的附近,踅摸了一圈。
結果。
還真發現了很多有力的證據。
地面上有很多早就石化了的起重機零部件。
隨便從地面上撿起一枚銅制的搖手拉環,對著鏡頭興奮道:
“朋友們,看起來,我分析得應該沒錯。”
“當年,他們就是利用這個龐然大物,把一尊又一尊的石像、材料、甚至是物資,通過這條古運河,運送到島嶼各處的。”
“當暗河水位下降時,人們會把相應的物資搬送到船筏上,等到水位上漲,船筏就會應勢浮起來。”
“各位,這就是人類的智慧啊,善于發現,舉一反三,從而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異常輝煌的文明。”
看著眼前破敗不堪的工事。
觀眾們很自然地就腦補出了當年巖洞內繁忙勞碌的場面。
為了統治階級的虛無幻想。
苦力們揮汗如雨,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生產生活。
艱辛勞作,直到部族滅亡。
這種事看似可悲,但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因為智慧向來都需要代價。
社會發展也是如此。
不過,對于陸羽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眼下最重要的是,他無意間,發現了一條非常便捷的回家的路!
只要他想,這古運河應該可以把他運送到島內的任何一個地方!
與其在陸路上坎坷前行,走水路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想到這兒。
他揚起嘴角,面帶微笑地對著觀眾們說:
“既然歐利迪亞人給我們提供了這個便利,那咱們就一定得好好利用起來。”
“所以,兄弟們,這次我決定偷個懶,就地打造個木筏,讓暗河帶著我們回家!”
有了這個想法后,陸羽立刻便行動了起來。
離開了巖洞。
重新回到了樹林中,拿出石斧,開始收集建造木筏所必備的材料。
一聽說陸羽要打造木筏。
彈幕里關于“羽必沉號”的節奏,瞬間就被帶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