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不說話,拿過發言稿,逐頁逐頁地又很快地瀏覽了一遍。
“您覺得有什么問題嗎?”
“……”潘老還是不做聲。眼睛只是直瞪瞪地看著他的那份發言稿。
“明天還有一整天時間,我可以修改這個稿子。”
“我……我得想一想……”潘老終于開口了。表情非常懇切。
“明天晚上以前,您有什么意見,隨時打電話通知我。我二十四小時開著手機。這是我的手機號。”
但是,第二天等了整整一天,潘祥民沒有給馬揚回話,到傍晚時分,卻親自驅車去找貢開宸。當晚,聽完馬揚的闡述,他的確被震住了,甚至還有點一下給打蒙了的感覺。馬揚發言的中心意思就是:大山子現在需要的是一次重新“洗牌”,就像中國多數大型國有企業從整個生產結構和經營管理體制上來說,都急切地需要經歷一個重新洗牌的過程一樣,大山子也得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不可。也就是說,要調整它整個的經濟結構,轉換它整個的經營體制,建立一整套現代企業制度,確立新的市場方向。而調整結構,轉換經營體制等一系列問題的關鍵,他認為,又是人的問題,也就是怎么科學地、合理地重新使用和安置好目前這全部的三十萬干部和工人……“怎么安置?這畢竟是三十萬人,而不是三百、三千人。”在發言中,馬揚這樣設問自己,然后他又答復自己道:“……我們裝修老房子有這樣的經驗,最好是先把老房子清空……解決大山子問題的第一步,我想應該讓大山子三十萬干部工人全部下崗,然后在建立新的結構體制的同時,一步步將他們再安置到新結構和新體制所設定的新崗位上,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激勵下,去運行新結構和新體制……”讓三十萬干部和職工全部下崗?讓大山子整個變成一座“空城”,變成一個被點燃的“炸藥桶”?那樣傷的何止是一點元氣。請問,一個炸藥筒被起爆以后,還能談什么“下一步”?
還會有什么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