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華夏畫的分類,梁瀅擅長水墨畫和工筆畫。細致點來說,梁瀅在人物畫和風景畫上的造詣很高。圈里小有名氣的梁瀅還擁有自己的畫廊,售賣作品的價格也是從四位數起的。
四位數覺得少?
同一個作者,同一種風格,也是要看尺寸的好不好。
畫八匹馬和畫兩只蝦,價格當然不一樣。
反正藍家的收支都是靠梁瀅的作品來支撐,梁瀅也掌握著家里的財政大權。
藍所長雖然工資不低,不過能拿回家里的錢不多。
仔細算一算,藍所長也能月入過萬。不過,因為身份的緣故,藍所長的人情往來和宴請很多。而且每個月還要去看望貧困戶和孤寡老人什么的,能勉強維持煙酒錢就很不錯了。
要是趕上哪個月,單位同事或者朋友結婚生孩子什么聚堆的,藍所長還得拍梁瀅的馬屁,借點錢買煙抽。甚至,藍所長自己的錢都沒有女兒多。
男人為什么比女人命短?還不是都為了錢愁的。
如果什么壓力都沒有,或許,死得更快也不說不定?
話說回來,梁瀅當家依靠的就是自己的專業,她很清楚唐伯虎真跡的價值。
看到唐伯虎的宮女圖,雖然梁瀅心里非常喜歡卻也不敢收,婉拒道:“這幅畫太貴重了,小寧你的心意我領了,這幅畫你還是自己留著收藏吧。”
收過寧致遠送的大G,收過另一幅《馬上封侯》,再收這么貴重的禮物,梁瀅都覺得不好意思了。
寧致遠笑著勸道:“阿姨,我送您畫,可不是因為畫的價值。落在我的手里,那是明珠蒙塵。人盡其用,物盡其才,由您這種專業的畫家來收藏,才不會埋沒它。”
梁瀅態度不改,搖頭回道:“那我也不能收,真的,這幅畫太貴重了。”
其實,有些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不能放在明面上來說的。
不收禮是沒錯,難道別人就沒有辦法送么?
畢竟梁瀅的畫廊打開門做生意的,平時自然會有那種不還價的客人去買畫。
當時的情況大致是這個樣子的。
梁瀅介紹道:“這幅三千,這幅六千,這幅一萬二。”
買畫的顧客想想自己辦得事,說道:“給我拿這幅六千的吧!”
仔細品品,這就是人情,這就是生活!
寧致遠笑道:“阿姨,我和顏顏早晚都要結婚,您不收我的禮物,不是拿我當外人嗎?”
聽到這句話,高興的梁瀅不再拒絕,客氣的收下了禮物。
再不收,不是說她對寧致遠有意見嗎?
反正早晚都要變成一家人,就當收得是心意,不去看價值了。
吃飯的時候,梁瀅好奇的問道:“希望小學的事情,你們兩個誰負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