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良和李建華坐在包廂里剛把菜點完。
看著服務員出門,李建華神色有些不悅的說道:“這個寧致遠,擺起來譜倒是很大!程總,你不知道,還是我將你的意思傳達給他,好說歹說,他才答應過來赴約的。”
程玉良要年長幾歲,閱歷也更加豐富一些。
他瞥了李建華一眼,慢條斯理的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緩緩說道:“年輕人嘛,火力旺,脾氣犟,這都是可以理解的。這個姓寧的小朋友,已經算是不錯了。換成那些初出茅廬的愣頭青,不要說赴約,估計能不能給我的面子還不一定呢。”
聽得出來,李建華的話里透著濃濃地不甘。甚至,還有不想要他和寧致遠接觸過密的意思在。
雖然交惡的原因錯在李建華,不過也可以理解他此時的這種心態。
要是他和寧致遠一旦走的過近,李建華夾在中間也是一種折磨。尤其是兩家公司如果有業務上的往來,那只會讓李建華不自在。
當然了,到底要不要深交,要不要合作,程玉良還是要和寧致遠聊過再說。
如果遠藍是猛龍,他們北極熊視頻也不介意開展一些合作。
李建華微微皺眉,說道:“程總,我是愿意道歉,并且是發自內心的想要和解,但我覺得姓寧的未必就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你別怪我說話直白,我看這小子戾氣太重,下手也陰狠。您想啊,因為一句話,他就抓著我窮追猛打。如果我們和他合作,我擔心會因為利益,他會使用一些像對付我這種的盤外招。”
圍繞著這場爭斗,李建華事后也思索過多次。
什么物業公司搗亂,什么包子店挖坑,雖然都是迷惑人的小手段,只能給他帶去不大不小的困擾。但隱藏在背后的殺招,不得不叫人膽戰心驚。
翻來覆去看過幾遍那個經過剪輯的視頻,如果僅僅是酒店走廊里的監控拍下來的畫面,那還沒什么,畢竟花點錢就能解決。可是在那個視頻里,李建華還找到了幾個街面上的攝像頭,捕捉到的畫面。
眾所周知,有些事情不是說你有錢就能辦得到,好用的還是過硬的關系。
花幾百萬上千萬都買不到的東西,有的時候不如關系戶的一句話,人家直接就將東西免費送到你的手里,說話還特客氣。
雖然僅僅是一部視頻,里面反應出來的東西太多了。
李建華看到了寧致遠的路數和過硬的關系,而程玉良則猜測寧致遠背后有一個極為出色的網絡團隊。
通過簡單的調查,雖然沒有查出寧致遠的跟腳。不過遠藍印象的崛起速度,還是非常迅猛的。
注冊幾千萬的公司,開始的時候看著就像是個什么都沒有的皮包公司。
然而短短三個月不到,資產擴充十多倍不算,旗下的項目更是涵蓋了古董,地產,娛樂,游戲等多個領域。照這種勢頭發展下去,再過兩年,遠藍印象說它會造火箭,也不是沒可能。
當時看到調查出來的資料,程玉良重點放在了地鐵線的那個項目上。
遠藍印象在其中賺多少錢,不是程玉良關心的問題。
重點是遠藍印象或者說寧致遠的人脈關系,才是程玉良不得不重視的原因。
得是什么樣的人脈關系,遠藍印象才能走在諸多地產大佬的前面,針對性的采取行動?
如果遠藍印象沒有涉及其他行業的項目,看起來就好像是特意為地鐵線而成立的公司。
所以程玉良覺得,寧致遠的背景和實力,應該不是調查出來的結果這么簡單。
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和寧致遠打交道,不應該成為敵人。只有合作共贏,互惠互利,才是最好的相處辦法。
程玉良聽到李建華有些喋喋不休,心里有些反感,卻神色無恙的淡淡說道:“好了,你來江寧是表示歉意的,不是阻擾我和寧致遠合作的。而且,我也從未說過要和他合作。只是這個年輕人有那么點意思,我想見見他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