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逐利,寧致遠提出的協議,雖然不保證他們盈利,卻不會讓他們賠錢。
翡翠市場就像一塊蛋糕,吃一點少一點。
雖然不保證盈利,但只要不賠錢,開出來的翡翠能夠充盈庫存,從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說,也等于是賺的。
同行之間本就是競爭關系,無論是賣價相同,還是我的價格暫時放低。因為我的庫存充盈,你的翡翠賣沒了,我還有,那么我就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寧致遠提出兩點要求,第一是打包收購,第二是原價提高三成。
也就是說,只要袁慶磊他們將倉庫里的原石打包收購,寧致遠就能保證他們開出來的翡翠,不會低于整體收購價格。如果低于收購價格,寧致遠會根據協議補足差價。
換句話來說,不管是誰買下寧致遠的石料,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聽到協議的內容,以袁慶磊為主的玉商們都覺得寧致遠非常自信,同時也很感興趣。
因為即使賠錢,寧致遠也會賠償,最差的結果不過他們得到的翡翠數量不會太多。反過來說,如果不賠錢,他們這些玉商將會得到大量的翡翠,得以充盈庫存。
反正不管是哪種結果,得益的都是他們。
袁慶磊微微思量,然后問道:“寧總!如果我理解的沒有錯誤,你的意思是說,如果開出來的翡翠,價值達不到整體的購買價格,也就是如果我們賠錢,你會根據協議補足差價?”
寧致遠微微笑道:“嗯,你理解的沒錯,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某個珠寶品牌的負責人接著問道:“寧總,你這里的料子還有多少?”
整體價格是整體價格,他們這些玉商不是同一家,所以還要具體分配。
寧致遠回道:“大家都知道,這些料子我是分三次購買。第一次花了5300萬,第二次8600萬,還有最后一次的1.15億。不算我自己開出的一小部分,還有剛剛賣給幾位老板的。現在倉庫里剩余的石料,大概還有2.3億左右。”
價值2.3億,買入再加三成,那就是大家需要拿出來3個億。
聽起來很多的樣子,其實并不多,代表著【鄒先生】的袁慶磊自己就能拿出來一半。
只是,雖然現在大家是一起合作,但是怎么分配關乎著自身的利益,想要讓所有人都滿意,還要進行細致的商榷。
寧致遠稍稍停頓,接著說道:“還有一些時間,要不要打包,你們慢慢商量就好。”
袁慶磊點點頭,回道:“好,給我們一些時間。”
玉商們聚在一起,商量起這筆生意的可行性以及分配問題。
寧致遠根本不著急,真視之眼看得非常清楚,包括袁慶磊在內,所有玉商的好感度就沒有低于50分的。
分數代表著大家對他的信任程度,也代表著合作的可能性。
當所有人的分數都在50以上,寧致遠雖然聽不到他們說話的內容,卻可以肯定他們會接受方案,將倉庫里所有的原石全部打包帶走。
跟隨過來的黎玉嬌,看了半天的熱鬧,有些弄不懂寧致遠的操作。
她面帶疑惑地詢問道:“我有點不太明白,你要和他們簽什么協議,就是對這批原石的價值有賺錢的信心。既然有信心賺錢,你給出的方案,不是幫他們賺錢嗎?”
寧致遠淺笑道:“你是想說,我是在為他人做嫁衣?”
黎玉嬌看著寧致遠,緩緩點頭,回道:“是啊,難道你有其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