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
如果劉備真的仁義,會不將普通士卒當人看嗎?會認一個喜歡鞭打士卒為樂之人當兄弟嗎?
而張飛立刻便保證道:“哥哥放心,自今天以后,我不飲酒,不打軍士,平時聽人勸諫就是。”
結果保證好好的,晚上卻又會喝個大醉,而闖下大禍,將劉備坑死,更讓劉備說下一句“千古名言”。
但以劉備與張飛一段時間的相處,會不知道張飛的保證形同放屁嗎?
劉備自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劉備既然知道張飛的保證形同放屁,明明知道對張飛說了沒用,還對張飛當真的一說,又說明什么?
明顯說張飛鞭打士卒,即可表現自己仁義,已經形成了一種慣性模式,可又沒有責怪張飛鞭打士卒,顯然又說明了其劉備的虛偽。
不責怪張飛,任由張飛鞭打士卒,豈不就說明士卒在其劉備眼中,也就如無物一般?可以任由張飛鞭打?
就像其劉備口中說的,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最后得天下的是曹魏,因為其劉備不得人心,不將人當人看。
但不想張飛話音落下,劉備卻又淡淡道:“三弟言雖如此,我終不放心(我還不了解三弟你?你的保證就跟沒保證一樣)。還得請陳元龍輔你,早晚令你少飲酒,勿致失事。
唉!你等不知,我唯一擔心的,卻是那中華郡太守孫岳。
如今已經有一段時間沒動靜了,那孫岳似乎就是我劉備的克星,每一次見他,我都只會更狼狽。”
讓張飛早晚少飲酒?說明張飛一天到晚都在飲酒的,明顯是為了保持裝粗犯渾的狀態。
而張飛的確是眼下身上就有一股酒味,立刻便又粗聲道:“哥哥怕他怎的?如今哥哥也是一方徐州牧,不知比他那中華郡大多少!要不是他會妖術,我定與他大戰三百回合。”
關羽也是不由神色一動。
劉備則是淡淡眼皮一垂道:“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中華郡,但百姓卻超過了我們這徐州,只希望不要再碰到他,不然呂布不過匹夫,那孫岳卻難敵。
好了,即刻點兵,午時出征,發兵袁術!三弟留手徐州。”
……
結果劉備、關羽引兵剛離開徐州,張飛作為徐州‘三當家’,便設宴請徐州各官赴席,大聲道:“我哥哥臨去時,分付我少飲酒,恐致失事。
你們今日盡此一醉,明日都各戒酒,幫我守城,今日卻都要滿飲。(今天最后一醉,明天再開始戒酒!)”
但不想酒至原本陶謙部將曹豹處,曹豹卻不給面子,說要今天開始戒酒。
神奇的竟與三界中一樣,被干擾的地方都會發生改變,但有些時候無人干擾的話,卻又會神奇回到原本軌跡。
而這一次除了呂布變成了徐榮,軌跡竟又是與原來一樣。
孫岳跟觀音菩薩無法隱身,就只能靠山河社稷圖隱身,自也只能遠遠看場熱鬧,沒有辦法近距離觀看。
然后就是,曹豹依舊沒有逃過一劫,因為不愿意喝酒,便被張飛狠抽了五十鞭子,也是糜竺、陳登眾人求情,張飛才罷的手。
于是曹豹便懷恨,趁夜去投被安排在小沛的徐榮,徐榮身邊同樣有謀臣陳宮,立刻便建議徐榮道:“小沛卻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
結果就是孫岳都忍不住想去見證一眼的,到了夜里張飛大醉之下睡的正香,突然小沛的徐榮便引兵殺進徐州城。
就是張飛這次都差點被殺,最后還是在十八騎燕將的保護下,才殺出徐州東門逃命,而丟了徐州,更將劉備的老婆丟下。
孫岳跟觀音菩薩自是第一時間接到消息,也忍不住嘴角抽一下道:“這張飛還真是個寶,不知道那劉備到底在哪里娶的甘夫人,想應該就是在那平原縣了。
走!老婆,你留在山河社稷圖世界,我帶著山河社稷圖,我們去看看那劉備的反應,見證一下劉備說出那句‘千古名言’。
等老孫能打開這位面通道,合適的時機就將他三人都扔后世地球去。”
觀音菩薩也不禁溫柔道:“你個猴子離開我一刻都怕我丟了,你自己去吧,我先去潮音洞寶蓮池沐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