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立刻豹頭環眼附耳劉備身邊,輕聲道:“哥哥,這歌什么意思?”
一邊關羽也輕聲道:“大哥,這歌怕是吟給你聽的,難道臥龍先生正在此酒店中?”
不想話音落下,緊接一人又擊桌而歌道:
“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
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
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
群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
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
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只聽兩個人灑脫的歌罷,便即一起撫掌(拍掌)大笑:“啪啪啪啪啪啪!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終于張飛環眼再次不由一瞪,這又是兩個妖人神經病嗎?當然自不會用神經病一詞,但翻譯過來卻就是在暗想兩人神經病。
劉備、關羽則都是忍不住沉吟歌中的意思。
最后兩句獨善其身就好,不在意大名千古不朽,一聽就是隱世的‘高人’!(只顧獨善其身,不在意外邊戰亂下,如草芥螻蟻的百姓死活。)
于是劉備聞聽,也趕忙下馬入店一觀。
只見兩人正憑桌對飲,一人白面長須,一看就是士族世家子弟,不然農夫即作不出歌,也不能如此灑脫的雪天飲酒。
一人相貌卻是清奇古貌,不知如何形容,但只一眼看去便都不是凡人。
眼看不是農夫,劉備也趕忙恭敬揖首(鞠躬)一禮道:“二位誰是臥龍先生?”
白面長須者聞聽淡淡一捋長須,也是問道:“公是何人?欲尋臥龍何干?”
劉備再次揖首一禮,對于大賢自要以大賢之禮,大賢之語道:“某乃劉備也。欲訪先生,求濟世安民之術。”
其劉備只會讓天下戰亂,又何須其一個好逗狗、美衣,妻子如衣服,曾吃人母的劉備濟世安民?
之間長須者聞聽,立刻不由笑道:“我等非臥龍,皆臥龍之友也。吾乃潁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堪比呂望、張良的大賢諸葛亮之友?又豈是普通凡人。
大賢之友必亦是大賢。
瞬間劉備便毫不掩飾的大喜道:“備久聞二公大名(從來沒聽說過),幸得邂逅。今有隨行馬匹在此,敢請二公同往臥龍莊上一談。”
卻是《三國演義》開頭便記載了劉備的喜怒不形于色,而劉備也的確是如此一人。
那么既然是一個喜怒不形于色之人,顯然平時每一次為百姓而哭,見到什么人的大喜,也都不過是刻意作出來的姿態。
因為既然其劉備喜怒不形于色,又怎會讓自己的喜表現在臉上?又怎會讓自己的怒、哀也都表現在臉上?
所以平時不管是喜,還是仁義的哭,卻都不過是虛偽的表象,真正的喜,真正的怒,卻是從不表現在臉上。
但不想激動的話音落下,長須石廣元卻是搖頭笑道:“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明公請自上馬,尋訪臥龍。”
一旁孟公威則是微笑不語:(我二人卻是要等著助那曹操的,等那袁紹倒下之后,好專門與明公你為敵。)
結果人兩人竟然是山野慵懶之徒,不懂得治國安民之事,明顯的拒絕,劉備自也能聽出,也只好識相告辭。
然后很快便至茅廬,又是上次的童子。
劉備也忍不住激動再次恭敬詢問道:“先生今日在莊否?”
不想童子果然答道:“現在堂上讀書。”
劉備瞬間便不由激動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