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劉備麾下真正有能力的卻是法正。
至少法正的見識眼界,是整個益州兩川漢中之地。
而諸葛亮呢?除了讀過些書會吹牛加會妖術之外,被劉備三顧茅廬也只陪劉備逃過一次命,更神奇的逃命一路上竟都是無計可獻。
唯一的‘功’可說就是施法呼風喚雨了一下,然后成功阻止中華一統,成功分裂中華,奠定分裂中華大地的基礎。
再之后取劉璋益州之地,也是龐統的計謀,跟諸葛亮一點關系都沒有。
眼下的治理益州,可說僅有過一次逃命經歷,和呼風喚雨過一次的諸葛亮,同樣就只有學習的份,實際益州兩川漢中之地,一直都是法正在治理。
諸葛亮根本就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眼下也是一直在陪劉備睡(食則同桌、寢則同床)的同時,加速彌補自己的不足,然后無聲中跟著法正學。
諸葛亮自不是傻子,不然以前吹噓的堪比呂望、張良、管仲、樂毅之才,卻都要成空,真正離開書本才發現,自己完全什么都不會。
更尤其跟劉備逃命的一路上,完全是無計可獻兩眼懵,而除了《三國演義》記載的刻意美化,將沒有的事情安在諸葛亮頭上,同樣有對諸葛亮無計可獻的清楚記載。
只見法正聞聽,則又是再次恭敬道:“東吳吳王有一妹,美而且賢,堪奉箕帚,若兩家共結秦、晉之好,則曹賊不敢正視東南,大王可使人求之,吳王必應允;
另吳懿有一妹,亦美而且賢。嘗聞有相者,相此女后必大貴。先曾許劉焉之子劉瑁,瑁早夭,其女至今寡居,大王亦可納之為妃。”
道教的相術如果準,那么精通道學妖術的司馬徽水鏡先生,為何就沒有以相術算出龐統會早死?
法正一次說兩個。
另一邊諸葛亮手操在一起,一臉神秘微笑大賢的樣子,似乎在說:‘你法正讓大王納妃,那我諸葛亮往后睡哪里?’
原本跟劉備同床而睡的,如果劉備再納兩妃,兩人自然就不好再同床而睡,明顯法正就是針對其諸葛亮的。
不然為什么要給劉備進言納妃?劉備納了妃,諸葛亮自然就不能再同床而睡,不能跟劉備同床睡,卻就是明顯的失寵。
但顯然劉備似乎汗道也走夠了,聞聽卻不禁微微一皺眉道:“劉瑁與我同宗,于理不可。(不是我劉備不想納他的夫人、是于理不合啊)”
兩班下就是智慧不如法正,就是投靠了劉備,心中潛意識還是忍不住想:‘大王你不是也奪了劉焉之子劉璋的益州?且那劉焉還有最初收留你之恩。’
法正則是恭敬道:“論其親疏,何異晉文之與懷嬴乎?”
劉備總共也不過只認真讀過一年書,雖然學會了一些之乎者也的說法方式,但晉文與懷贏卻沒有任何印象。
于是本就只是借口一下‘于理不合’,聞聽到不懂之處,也只能掩飾自己不懂道:“既如此,便由尚書令(法正)安排。”
而東吳孫權,眼下也可說已經十五歲了。
那么孫權之妹,眼下自也應該有十四歲了,十四歲雖然尚未及笄(不到婚配年齡),但既然能連蜀、吳兩家之好,而共抗北方曹賊,自也沒什么不好。
明顯三兄弟還真都是一路人,原本張飛強納了夏侯淵十三歲的女兒為夫人,劉備同樣眼睛都不眨的要納東吳孫權十四歲的妹妹為妃。
關鍵問題是,眼下的孫尚香還不過只有九歲!或者說虛歲十歲。
但無人知道的是,坐在王座上的劉備卻正只覺渾身莫名的不自在。
諸葛亮也是能掐會算的妖人,為何就算不出看不出劉備出了什么異常?
卻是無人能看到的,就在法正話音落下的同時,關羽殘魂也跟隨普凈飛到了成都,然后無聲站在劉備的身邊,就只盯著劉備看。
劉備自然便莫名的只覺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