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獒唐 > 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

          第一二四章 餅形圖表與柱形圖表(1 / 2)

          下面,吳寧借助著這張圖表,開始把每一項財政收入,給武則天徹底地分析了一下。

          農稅,這個不用說,其實大唐的農稅還真不算高,占財政收入將近50%。

          可是,下面的地稅、使役錢、官屬田、租貸,都是和農業分不開的,也應該算在農業收入之中,這就占了80%的財政收入。

          再加上,不算顯眼的常平倉、勾征、土貢,那這個比例就更多了。

          吳寧用實實在在的數據告訴武老太太,大唐是個農業國家,財政收入的將近百分之九十來自農民。

          這個比例,已經是高得嚇人了。

          這里都不用吳寧去勸,武則天自己就知道,她想提高財政收入,絕對不能再從農戶身上下手了。

          但是問題又來了,不從農戶下手好辦,可要怎么增加農業收入呢?

          武則天立刻想到了——逃戶。

          這是朝庭的一貫思維,從太宗開始,大唐王朝就不遺余力地挖掘逃戶,想把天下逃民,都歸于順民。這樣就有人交稅了嘛。

          可是,這個問題哪那么容易解決?

          根據戶部的統計,當下大唐有良民不足700萬戶,人口大概就是五千萬左右。

          可是要知道,逃戶、奴婢、兵戶是不計入良籍的,大唐的實際人口應該比這多很多。

          戶部估計,單是逃人,整個大唐就有不下三千萬人口。

          包括武則天在內,所有的大唐皇帝都有一個夢想,就是把天下逃人都歸化于良人。

          多了三千萬人**稅,那得是多少財稅收入?

          可這是一個惡疾,英明神武如太宗,果斷善政如武后,也拿逃人沒招。

          說白了,經過一甲子的時間,大唐已經沒有多余的土地能夠安頓逃人了。

          而逃戶于原籍出逃,也不是丟棄土地,而是土地被富戶兼并,無地可種。

          而大唐實行的是人頭稅,沒有地也得按人頭交稅。

          這樣的情況下,不跑還等什么?

          所以,這么多年來,逃民問題,別說是解決,就算是遏制,朝廷也做不到。

          這是一個死循環,逃人越來越多,土地向富戶集中,使得更多的農民變成無產佃農。沒辦法,只能主動賣身富戶,或者出逃。

          這樣一來,交稅的人就越來越少。

          武老太太熱切起來,難道.這個吳寧有能解決逃戶問題的奇方?

          猛然抬頭,“還有嗎?”

          她手里的那幾張紙早就看完了,甚至老太監都不知道又給她遞了多少次了。

          此時,在武老太太的龍榻之側,吳寧的奏本鋪了一榻,而時間也已經整整過去了半天。

          “圣后!”上官婉兒在側提醒,“該用膳了。”

          “且先等等。”

          看到關鍵之處,武老太太哪肯停下?干脆道:“把箱子搬到朕身邊來,你們都下去吧!”

          眾人無法,只得從命。

          而那一箱子奏本剛到老太太身邊,武則天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最上面幾張看了起來。

          結果,老太太又是失望,又是驚訝。

          失望的是,吳寧并沒有給出解決逃戶的辦法,這小子和武則天想的不一樣。

          而驚訝的是,接下來的一張紙上,吳寧又給出了一個武則天從未見過的感官對比——柱形對比圖表。

          吳寧以五年為期,把大唐六十多年來的租庸調、戶、地、草、鹽各稅,分類排列畫成圖表。

          只見,租庸調一項,開朝之時,只是短短的一小節墨柱,而后逐年增長,到了代表當下那一條墨柱,已經比唐初高了不知道多少。

          但是,代表近二十年的四條墨柱,長度幾乎沒什么變化。

          好像......農稅從二十年前開始,就后勢乏力了。

          而戶稅,就沒有農稅長的那么厲害了,雖也有增長,但也只是唐初的兩倍多一點。

          最新小說: 不做女主做系統 特種兵:開局打爆一個連 紅樓潛龍 三國時期之神界外傳 明末:從游秦淮河開始 登基吧!大王! 紈绔小將軍 帝國大閑人 煙冥望阡陌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云龍
        2. <input id="2bncg"><div id="2bncg"></div></input>
          <video id="2bncg"><dfn id="2bncg"></dfn></video>
        3. <video id="2bncg"></video>
              1. <source id="2bncg"><menu id="2bncg"><kbd id="2bncg"></kbd></menu></source>

                <b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b>

                <source id="2bncg"><address id="2bncg"></address></source>
                <video id="2bncg"></video>
                最近免费观看高清韩国日本大全